克服“职业怠倦”的情绪

晨思
font print 人气: 51
【字号】    
   标签: tags:

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期伊始,重返校园,每天面对熟悉的学生、熟悉的教材,我却感到一种习以为常的怠倦。

从多年前开始踏上讲台到如今,我已是一名“老”教师了。相同的教材已教了许多年,曾经的激情与理想,在讲台上摸爬滚打之后,似乎已越来越趋于平淡。平淡是真,是教师走向成熟的一种常态和境界。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得甘于寂寞的生活。我不怕寂寞,但对于内心麻木、消极的怠倦感则不得不提高警惕。

我认为,教师的“职业怠倦”是教师在现实生活与教学工作中,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一种不健康的状态。或许,每位教师造成心理怠倦的客观、主观因素有很多,但对于教师个体来说,要想走出厌倦情绪的沼泽,就要学会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吾日三省吾身”,进而努力去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说一说我自己近期是如何克服职业怠倦感的:首先,为自己确立一个新的、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如着重教育教学某一方面的探索,可从教育教学理论和课堂实践两个层面去研究,争取至学期末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珍惜每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播种下了希望,也会点燃自己的心灯。

其次,在认真备课、上课之外的时间里,勤于动笔,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写一写教学反思或随笔,让课堂内外与学生心灵碰撞之时的感动与激情沉淀成一种思想,一种属于自己的教学理念。这个过程本身能够让思维日渐敏锐、活跃、充实,同时,内心世界也会保持干净、清新。

再次,以坦诚、开放的心态与同仁保持沟通和交流的良好管道。抽空打个电话或发个短资讯给自己的朋友,让有价值的资讯及时开放、共用,无意义的、来自职场中的压力、烦恼多一些发泄和梳理的空间。

近日,参加一个网路研修的线上研讨会,同行朋友们在一起闲聊时,听到有不少在抱怨“工作太忙太累,自己不想做这一行了”云云,我听了只是淡然一笑, 原来职业怠倦的情绪困扰已不知不觉中远离了自己。

古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其实,做其他职业也是如此,同样需要在坚定一种信念的基础上,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内省、总结,通过与同伴沟通来获得足够的资讯或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最后,愿大家都能以日日又新的心境,面对每日忙碌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南市各界庆祝教师节暨表扬资深优良教师、师铎奖教师共计186人,24日上午,在东东宴会式场盛大举行。市长许添财在现场亲自将教师节的电子贺卡传送到每位老师的电子信箱中,并颁奖表扬资深优良教师,感谢他们对教育的无私奉献。

  • 就像迎向蓝天白云的浦公英,你们即将离开学校,飘向远方,毕业启动了你们往不同的方向飘去,面对新的就学或就业的旅程。趁着学生启航前的日子,学校要送你们3个毕业礼物。
  • 孩子啊!教室里的课程就要告一段落了,但是呀,人生的课程却没有教室,也未设修业年限,自己既是学生,也是老师,可得好好用心的探索与钻研!
  • 记得学期末为一位特别的学生监考,他是肌肉萎缩的障碍者,手脚都不太能用力,必须由同学搀扶行走,但是他在智力方面却没有问题。由于他的状况特殊,所以考试的时间比一般人长,也因为手脚没力,需要有人协助画答案卡。
  • 在教育的第一现场,那些我们以为“不太重要”、“难见速效”的环境教育、环保教育、生态教育……,似乎是该换个角度想:如何真正的“教育”,让那可见的环境反扑,能更慢一点来到呢!
  • 年后,和几个朋友相约,一起去看望一位我们都很敬重的高中老师。老师是很有个性的,经常和我们谈论一些与课本背道而驰的观点。有其他老师觉得他故作清高,我们却一致认为他是唯一一位没有被洗脑,也不拿成绩逼我们的老师。
  • 高职老师上课管教学生,遭学生拿手机侧录并回呛、po上网。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学校老师会不会因此事件,而开始害怕管教学生?学生偷拍管教情形po上网,老师会不会介意把事情弄大,从此不去管教翘课不守规矩与一时迷惘走错路的学生?而这种恶性循环所造成的教育恶果将由无辜的学生来承受,不是噬血的媒体。
  • 有个流传已久的网路笑话,内容大致是:一个临时抱佛脚的考生,考前到孔庙拜拜,希望能有好成绩。当成绩单发下之后,他的成绩依然不如理想,有人提醒这位考生:“你求错地方了,要考英文怎么去拜孔子,孔子又不懂英文!”
  • 再次代课的因缘,我遇见了昔日辅导过的学生伟豪。上课时他没带课本,只得无奈的遵循旧例,先让他到教室后面罚站,他倒是挺安分的站着听课。我不由想起当年那位几乎被老师放弃的孩子:父亲酗酒成性,母亲长年在外工作,一直是年迈的老祖母照顾着他。当年他的父亲对老师出言不逊, 又强烈干涉老师对学生的管教,深深的伤了老师的心,以致于老师几乎要放弃他……。
  • 东方教育以课本为主,老师拥有至高权威,注重知识的累积和灌输,以成绩为重,培养学生严格、严谨的精神。西方教育,课本只是引子,以实用知识为主,注重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信、自主的精神。换言之,中式教学以授课为主,美式教学以互动为主,反映出不同的教育观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