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八旬志工吴流 毛笔圣经化关怀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6日报导】志工系列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新北市26日电)翻开纸张微黄的笔记本,工整毛笔字写着圣经中鼓励的话语,还有中、日文对照,87岁的吴流兴奋地分享每一段文字,过去27年来他都是这样念着“爱人如己”、“疼人、疼厝边”。

从医院到社区,任何有需要的地方,都能看到吴流的身影,许多关怀对象比他还年轻,旁人不熟悉,还以为是邻居串门子。

台湾逐渐步入老年社会,年轻人忙于工作,孤苦无依的老年人如何活得健康又有尊严?是一大难题。弘道老人社会福利基金会想到“老老相助”的妙招,号召银发族当志工,照顾年龄相近的同侪,在服务过程中找到生活价值,还能维持健康,双方都有利。

吴流是弘道北区500多名志工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受日本教育的他,光复后在台北市做小生意,卖过五金、草席、锅具,也帮公路局铺过马路;但“人生70才开始”用来形容吴流再恰当不过,他的下半生比上半生过的更丰富、更有意义。

吴流60多岁时跌倒住院,在医院、家里前前后后躺了1年,在这段人生低潮中,许多志工提供协助,无私的关怀让吴流感动不已。在他康复、完成复健后,第一件事便是加入志工服务的行列。

吴流现在每周除了1天在家里洗衣服,其余时间都固定到台大医院、马偕医院当志工,探视病房中需要关怀的人;病人无论男女老幼,看到一头白发的“吴流阿公”来访,都会感到温馨、燃起信心,勇敢面对病魔。

吴流也在弘道基金会的安排下,固定探视住在新庄的几名独居老人,许多人年纪比他年轻,甚至论年龄可以做他的儿子。曾有一名中风的阿伯本来郁郁寡欢,家人都没有办法,吴流探视后,阿伯变得爱说话,两名老人家几乎无话不谈,变成很好的朋友。

这名阿伯往生后,阿伯的女儿将吴流视为家人,一年到头不时打电话关心、照三餐问候,“就好像多了一个女儿”;吴流讲到这里,脸上的皱纹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欣喜。

除了志工生活,年近90的吴流还是运动健将,每天凌晨3时起床,接着就到新庄运动公园,依序慢跑、拉单杠、双环和举哑铃,直到天快亮才停止,体能丝毫不逊于年轻人。

体力充沛的吴流,每天过着规律的生活,固定拿着那本数十年如一日的圣经笔记本,向人传递天父的慈爱。他话匣子一开就讲不完,讲到开心之处,双眼眯成一条线,仿佛多了一条平行的皱纹。

问他怎么保持身体勇健、心情愉快?吴流说,老人家没人关心,真的很可怜,但还是得靠自己,多运动、多接触人群,知道生命的价值,心情舒坦,自然就不用每天看医生。

弘道新庄站站长黄宝凤表示,服务年长者技巧无他,就是要多“倾听”,哪怕是听不懂的乡音也没关系;年轻人常觉得老人家爱“碎碎念”,容易不耐烦,其实只是很兴奋有人关心他;吴流就懂得这个道理,容易发挥同理心,讲起话来就特别投机。

黄宝凤说,“老老相助”对受帮助者、帮助者双方都有益处,老人家只要多接触人群、多走动,自然能维持愉悦的心情,身体也自然健康,比每天闷在家里、在床铺打滚好的多。

弘道基金会自民国84年成立以来,至今已有32个志工站、1200多名志工,其中许多原先都是接受服务的年长者,感动之余,自己也出来当志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