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课表风波 宜考量学生权益

人气: 4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1日电)台北市新民国中课表没排定惹议,事件凸显管理人员与教师对立问题,尤其在教师减课后,双方需加强沟通,以免影响学生权益。

新民国中8月30日开学时,课表却开天窗,科任老师连自己要教哪一班都不知道,校方紧急以人工方式重排课表;事件经台北市议员徐佳青披露后,台北市教育局紧急派出督学协调,并将追究相关责任。

新民国中教务主任许松梁昨天向媒体表示,风波起因于少数教师排课有个人时间冲突的考量,加上专任、科任等不同职务,配课时数各有不同,协调时有人不愿退让。

台北市教师工会理事长杨益风表示,排课是“技术上”的问题,电脑非常聪明,各校几乎都是把各种需求输入程式、自动排好课表;新民国中会开天窗,原因并不单纯。

杨益风说,大部分学校是让电脑“初排”出一个大概,再开放让老师彼此微调、互换时间,大家各退一步,很快就能达成共识。

杨益风认为,课表风波主因是校园气氛出问题,教职员之间不睦;管理人员认为排课是一种“权力”,全部一把抓,想讨好部分的人,不肯开放教师自行协调。

全国中小学校长协会理事长薛春光则认为,事件背后有“结构”问题;教师课税后,不论级任、专任教师的授课都减少,空出的时数由校方伤脑筋,要不就是找代课老师补、要不则是请教师“超钟点”。

薛春光说,教师可以拒绝加时数,校方也不能勉强,可能因此导致排课困难,“需要从根本解决,否则问题会一再发生。”

新北市光复国小校长邱承宗认为,教育问题应以学生的权益为优先,学校排课有困难,非得有人“超钟点”,教师应责无旁贷,“先解决孩子的问题,再解决老师的问题,这是学校教育的根本。”

面对十二年国教的变革,学校管理阶层和教师必须和衷共济、一同打拼;双方坚持立场,是民主社会的表征,但别忘了学校的主体是“学生”,任何讨论都不该影响学生权益,早在开学之前,双方就该各退一步,才不会让各界看杏坛笑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