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僧

作者 : 朱月明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原西川节度使段文昌,字景初,在湖北江陵长大。他父亲叫段锷,是支江县县宰,后来任江陵县令。段文昌年少时喜爱蜀文化。后来去游历成都,曾拜谒韦皋。他很为自己的才学而自负,与他交游的都有高士之名。

后来他又去了南康之府。当时金吾将军裴邠之镇守梁川,任他为从事,推荐他参与朝廷人才的审查录用。有一次,段文昌到达兴元以西四十里的地方,那儿有个叫鹄鸣的驿站,它滨汉江,前倚巴山。有个叫清的和尚在山上修行,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他常常感叹一声,忽然说出一句预言,没有不应验的。

段文昌在官府时,就曾经听说过清僧之异,便向他求宿,想请教前世今生的事。他们通宵达旦地畅谈,清忽然问段文昌说:“蜀中旌旗招展,隆重而来的人是谁?”段文昌说:“是高崇文吧!”清说:“不是,你再说一个。”段文昌说:“代替高崇文的武黄门。”清说:“十九郎你过不了几天就和此人一样,比他更为显赫。”段文昌询问原因,清却说:“疯颠胡说罢了。”于是两个人大笑,从此段文昌非常自负。

户部官员韦处厚出任开州刺史,这时段文昌任都官员外,正审理私贩盐铁的案件。段文昌特意将韦处厚送出官署大门。韦处厚精通佛学,来到鹄鸣向和尚清请教,清高兴地迎接韦处厚。

韦处厚问自己回来的时间,清回答说:“一年半载,一年半载。”韦处厚又问自己最后能当什么官?清说:“宰相,必须在江边得到。”韦处厚又问自己死在什么地方?和尚不回答。

韦处厚问段十九郎(段文昌)以后怎么样。清回答说:“已经同他说过了,快了,快了!”等到韦处厚调回来,正好三年时间,应验了清的一年半载加一年半载的说法。

长庆初年,段文昌以宰相的身份镇守西川,果然应了和尚清所言。韦处厚就是弄不明白在江边得宰相这句话的意思,于是到处请人解释。

有人说韦处厚必定是先在浙西夏口任职,从这儿入朝做宰相。等到唐文宗皇帝在江邸即位,首命处厚为宰相,到这时清的话才完全得到验证。韦处厚与邹平共同修建清公塔,并刻石记录了上述事情。

又有赵宗儒管理兴元的时候,曾向清公谒问他今后的动向,清公在纸上写了两句诗:“梨花初发杏花初,旬邑南来庆有余。”赵儒宗问这诗句的含义,清公还是说:“疯颠和尚胡说。”第二年二月,赵宗儒任检校右仆射,郑余庆代他他管理兴元。@

(出《定命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纵观历史,发现一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大文豪,往往要著书立说、赋诗填词流传后世。随着斗转星移,他们的作品连同他们的名字,渐渐也成了世世代代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的内容甚至被搬上戏台表演,近代或被载入银幕展现。
  • 清代著名徽商刘淮,在嘉湖一带囤积粮食。一年,当地大旱,有人为其庆幸,认为大发横财的机会到了,就劝他“乘时获得”,他拒绝了:“如此做法怎比得上让百姓度过灾年,重新复苏?!这才是大利!”于是他将囤积的粮食降价出售,还搭建“分粥棚”救济饥民,此举赢得百姓的赞誉和信任,生意也日渐兴隆。
  • 一天,我做了一个梦。一个做过很大坏事的人问我:你说我邪恶不?梦中的我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只是第一感觉,如果我说他是邪恶的,他就会自暴自弃,继续行恶。但我并不认为人是不可改变的,在佛法中讲人有佛性和魔性。当魔性起主导作用的时候,人做的事都是坏事,都是邪恶的;当佛性起主导作用的时候,人做的事都是善事,都是好事。
  • 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像,同时又能够集中反映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和传统思想。山水画家的心中讲究的就是要容纳天地万物,才能做到吞吐自如、来去无阻。
  • 大哉乾元,三光所以垂象,至哉坤元,山川凭以载物,此天地之始,而文明之初。然宇宙浩瀚,四大有穷,天地茫茫,一元有终。终而复始,穷而复生,时称劫后,世曰大同。盖此大同之世,不唯上古初民之传说,亦人类共同之理想。
  • 地震是极其复杂的一种自然现象,很难做到准确预测和预报。翻检古代史籍,有很多专门记载地震现象的五行、祥异等门类,保存了古人对地震前兆的认识及对地震预兆认识的若干总结,其中也不乏科学的成分。
  • 玛雅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更是美洲重大的古典文化。玛雅人在5000年前就出现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海岸,在美洲远古的石器时代就开始了他们的生产活动,所以和世界上的其他人类一样,他们的古代史正常地经历了采集、渔猎向农耕过渡的发展阶段。
  • 在中国绘画中,花鸟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卉和禽鸟之外,还包括了畜兽、虫鱼等动物,以及树木、蔬果等植物。唐代花鸟画继山水画之后独立画坛,着录中计有花鸟画家八十多人。
  • 一年四季不停地辛苦劳动才勉强得以温饱,每天下地干活真是一件苦差事。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村里的大人们虽然嘴里不断埋怨天气不好,但是都会借着下雨的机会,三五成群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说古论今,自得其乐,享受难得的清闲。
  • 时光转动,季节如歌!春的烂漫、夏的热烈、秋的清旷、冬的凝重,大自然在四季的吟唱里,向我们展现了四种不同的生命韵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随着四季的更替,农夫们也完成了一个收获的周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