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组图:张光宾百岁祝寿研讨会在故宫举行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3年12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张光宾先生百岁祝寿研讨会”日前于国立故宫博物院文会堂举行,由故宫博物院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联合举办,探讨张光宾书法、绘画及艺术史成就,兼及他乐善好施,平易率真的为人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表示,张光宾于民国57(1968)年任职故宫博物院书画处,76年退休;他的书画艺事与书画研究如艺舟之双楫,并辔齐驱。书画创作方面,历年来举办多次个展,获得行政院文化奖及国家文艺奖殊荣。书画研究方面,民国64(1975)年筹办的元四大家展及图录,至今仍然为博物馆与学界奉为圭臬,此外元朝书画史考辨,深受学界敬重。

张光宾_林下高仕34 × 35cm。(艺境文化艺术)

台北艺术大学校长杨其文表示,1982年国立艺术学院(今台北艺术大学)草创之际,张光宾即以其书法及研究成就受到延聘,期间断续教授书法相关课程数年,也与北艺大的老师、学生结下深厚的情谊。情谊来自于他对学生们的关怀,而关怀是出于一种同样对艺术的痴诚,了解艺术学习上的种种艰辛。张光宾以一己能力所及,前后三次共捐助新台币壹千万元,对未来爱艺术、爱书画的学生持续其深澈的关怀。

“张光宾先生百岁祝寿研讨会”日前于国立故宫博物院文会堂举行,由故宫博物院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联合举办,探讨张光宾书法、绘画及艺术史成就,兼及他乐善好施,平易率真的为人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图为张光宾(第一排右四)与故宫及台艺大等来参加研讨会的贵宾等人士合影。(钟元/大纪元)

张光宾 (1915─)

张光宾字序贤,号于寰,1915年生于四川省达县。28岁进入重庆的三年制国立艺专,师事傅抱石、李可染、丰子恺、黄君璧、高鸿缙等名家。1948年随国民党政府播迁来台,1969年从国防部咨议官上校退役。经当时参军长黎玉玺将军推荐,他转到心仪已久的故宫书画处任职,以55岁之龄从委任最低职等试用助理干事做起,在故宫从事艺术史研究将近19年,他发表数十篇中国艺术史重要论文,特别是元代书画史研究《元四大家》、《元朝书画史研究论集》、《元代绘画菁华》,以及《富春山居图》真伪悬案等论述,具有关键地位。对于厘清古代书画史的问题,通达之成就具有卓越贡献,被艺术史学家喻为“元代书画史活字典”。

双溪古道-张光宾_96.5 × 89 cm。(艺境文化艺术)

1987年以故宫研究员届龄退休,专心于书画创作。他以其书画史家的身份书写书法,篆隶行草等体式均擅;作画则以笔墨挥洒,其点皴笔法的层次变化,独树一格。在艺术创作上的地位,曾获“行政院文化奖”、“国家文艺奖”与“国立历史博物馆荣誉金章”。张光宾常以宿墨作画,使用小笔来画点,以点代皴,以焦墨渴笔的独特创作法,由排列的墨点再构成画面,形构了苍苍郁郁的造景轮廓。

张光宾_山静泉鸣(一)96.5 × 89 cm。(艺境文化艺术)

83岁起,他以“焦墨散点皴”方式作画;91岁左右,其风格为之一变,突破笔墨线条结构,再创“焦墨排点皴”的笔法。在笔墨堆叠之际,无需颜色缀饰,铺陈出层叠、厚实的幽远意境。张光宾不仅以艺传薪,书画淑世,捐助艺文团体暨学校之现金、书画作品,在新台币数千万元之上。其在创作上丰盈传统,在研究上树立标竿,更在德操上展现典范。

苍山白云人家-张光宾。(艺境文化艺术)

“张光宾先生百岁祝寿研讨会”与会专家分享见解

北艺大美术系副教授黎志文表示,张光宾退休后,维持年轻时就养成每日持之以恒写字、书画、朴实规律的生活。只是逐渐放下研究撰文的硬笔,全心投入书画,日有起功,求精求进,自得其乐。除非累了伏在桌上小憩一下,临书作画贯串了从天亮到星夜的生活,成为一种习惯,不可一日偏废。这种将书画融入生活、生活融入书画的情况,使他随时可以处在一种创作的状态。一天荒废不提笔,就觉得奇怪。有次到花莲太鲁阁游玩,停笔三日,便觉浑身不自在!

2013张光宾_具区林屋洞天(局部)。(艺境文化艺术)

故宫博物院前书画处处长王耀庭说,张光宾高龄百岁,犹能在书画双领域,自在地笔墨挥洒,且老而硕健者,若再说身具书画史家,至今年齿资历能相若,兼有如此成就,“台湾艺坛,我想举也举不出了。”书画家年登耄耋,高年作书画,常常是转成简率意,随兴而归真返璞的气象,张光宾老而弥坚,依然是解衣盘礴,裸袖握管,创造出连障盈墙的大画作。

[[7]]

张光宾_山水七联屏2_偃松林豁138 x 70 cm 。(艺境文化艺术)

国立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何传馨。(钟元/大纪元)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何传馨表示,张光宾的书法是以其丰厚的学养为基础,无论是书法临习,书写成幅作品或怡情遣兴,随手赠予他人的小品,都本于追根究底,探本溯源的书写精神,博采古代书法大家的精华,将不同书体巧妙的变化融合,最后达于神逸豪畅任自然,返璞归真,平易简率的境地。

[[10]]

张光宾_山水七联屏4_层岩叠翠138 x 70 cm 。(艺境文化艺术)

故宫博物院前教育展资处处长朱惠良。(钟元/大纪元)

故宫博物院前教育展资处处长朱惠良说,张光宾曾谓:“我的治学心得是五个字─抛开,埋下头;我的养生心得是六个字─静下来,放轻松。”他的学问紧要处在沈潜专注,心无旁骛,数十年如一日,故不论学术研究或书画创作,均卓然自成一家风格,后之学者实望尘莫及。朱惠良以张光宾语与艺术史研究同好共勉:“书画为终身事业,唯须尽其自我,力争上乘,游心恬淡,顺乎自然。”

[[12]]

张光宾_山水七联屏6_湖山清境136.5 x 70 cm 。(艺境文化艺术)

财团法人邱再兴文教基金会凤甲美术馆馆长翁淑英表示,张光宾的“焦墨排点皴”近看满是密密麻麻的皴点,远看则像是层次分明的山峦笔触。在山水营造的堆叠与墨趣相映叠的画面里,隐约显现出一种极简的意境,同时也传达出厚实笔法的力道。

张光宾_山水七联屏7_溪深幽怀136.5 ×70 cm 。(艺境文化艺术)

北艺大助理教授赵宇脩说,张光宾作于2012年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潜藏着“焦墨排点皴”出现。最奥妙的转变,无法想见的许多细腻的排点趣味都在此作出现。“焦墨排点皴”在此作,细如絮,粗若砾,淡若蜗涎,浓若版印,将“秃笔”、“焦墨”、“飞白”、“排点”的可能性发挥净尽,也将皴法的独立意趣与繁复的山水体骨作了极高明的结合。

国立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蔡耀庆表示,张光宾的水墨世界饱含着中国历代士人通过格物致知的认识法则,建立庞大的内心自信,由此扩越为雄强的知性空间,探究了人和天地万物的关系,带着无限的兴奋,吟唱着自在的歌谣。

(责任编辑:孙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