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本庶佑教授9月来台领唐奖生医奖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5日报导】(中央社台北25日电)唐奖教育基金会执行长陈振川日前赴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拜访第一届唐奖生技医药奖得主本庶佑教授,恭贺他获奖;本庶佑表示很荣耀获得此国际奖,并将和夫人于九月赴台领奖、参加活动。

本庶佑是和有30年朋友情谊的美国詹姆斯‧艾利森教授分别发现CTLA-4和PD-1为免疫抑制因子,进而应用于癌症免疫治疗而共同获唐奖生技医药奖。

现任京都大学大学院医学研究科讲座客座教授的本庶佑,长期致力于免疫球蛋白基因研究卓然有成。

他曾在2003年出版“基因所呈现的生命– 寻找会动的基因”及“述说生命的未来– 探索生命的新观点”两本书,为宣导快速发展之生技医药之通识教育,刚于2013出版了新书“基因体所呈现的生命–现代人的最新生命科学入门”。

陈振川和本庶佑对学术发展交换意见。陈振川转述本庶佑谈话内容指出,本庶佑对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对于高等医学基础研究没有兴趣感到忧心。

本庶佑说,在他实验室9位研究人员仅有一位是日本人,但学校之语文环境仍以日文为主,形成国际化之行政阻力。

本庶佑也担心指出,日本人现在比较相信大学之附属医院,民众趋向选择就诊,导致学校附设医院不断建设扩大,教授医生之看诊时间增加,造成负担并排挤研究时间。

长期从事癌症研究的本庶佑教授指出,依现在科技发展速度及目前在癌症免疫治疗突破,在十年内癌症治疗将有很大突破,癌症克服后,人类生命将更延长。但人类将面临更多脑智能退化及脑疾病之挑战,这是未来研究重要领域,但因此也将造成社会更大照护问题及健保福利负担。

“人类活的长,但如何活的尊严将是重要课题”,本庶佑说,原本已十分沉重的健保财政负担将如何延续,都是挑战,这也是另外角度要慎思问题。

陈振川认为,本庶佑教授是教育家、科学家,但也是关怀人道之社会学家,有广大之人文关怀胸襟。

陈振川指出,本庶佑历经东京大学、大阪大学、京都大学三所著名大学教职和研究,于2005年退休时,京都大学研究室为本庶佑编辑了一本纪念专辑,封面本庶佑亲自以毛笔撰写书名“浑沌”(Chaos),本庶佑引用古中国庄子的寓言来说明想要引入认为正常之秩序反而毁了浑沌之动能。

陈振川表示,本庶佑最钟爱浑沌,认为好奇心是科学发展的动力,这应是本庶佑研究创新不停之动力及哲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