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建立风险机制 台学者吁:资讯公开民众参与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4年08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高雄气爆事件发生前黄金3小时,中山大学社会系副教授蔡宏政指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不认为丙烯石化原料会外漏,但意外就是出乎意料之外,中央及地方政府都忽略了风险最基本的概念。他希望,藉这事件能建立民主风险治理,包括资讯公开、多元审议及公众参与。台大公卫学院副院长詹长权则呼吁立法,解决无法管的问题。

蔡宏政表示,只有资讯公开,才能让民众了解风险的因果、不确定因素,才会建立对政府决策的信赖,而风险问题只有通过公共信赖才能解决。决策过程一定要有公众(所有风险利害承受者)参与,风险的承担才有正当性。

政府强行归纳出日常SOP足以控制风险,蔡宏政说,气爆显示所谓的日常SOP就是业者自主管理、没人在管。而政府决策是黑箱,黑箱处理过程中,找各种理由说明资讯不公开多有道理。每个风险承担者都有权决定怎么权衡风险,所以必须公开资讯,让民众参与。

“高雄是要工业化还是都市化,还是两者都要?面临非常困难的抉择。”詹长权说,对高雄区域的处理,人民与民间团体都应发声,他们的未来想像在哪,要都市化,继续工业区或两者并存,不是牺牲产量就是减少工业区,不然就是牺牲城市公共空间。如管道经过地区必须划分限制区及缓冲区,区内不能居住、活动,影响人民居住权益颇大,“这是非常痛苦的决定,不要再逃避”。

詹长权表示,管线安全因为跨行政区,是中央政府的责任,很遗憾,事发到现在看不到中央政府有任何作为。英、美面对这种事,都是由联邦政府出面,找地方政府、业者、社区、公民团体讨论,如何在都市化及管线接近状况下做更好规范。

詹长权呼吁,立法院停止一切政争,为这件事设立可长可久的方案,责无旁贷。另外,如果石化业还想生存下去,当然要设立专门机构管理。◇

(责任编辑:尚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