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林聪贤领军朝圣 登泰雅圣山―南湖大山

人气: 9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5年07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谢月琴台湾宜兰报导)宜兰县林聪贤县长率领部落耆老、青年及县府团队7月17日攀登泰雅圣山―南湖大山,并将在南湖主峰上,依泰雅族传统方式定址,界定泰雅族传统领域,以传统仪式与祖灵对话,彰显宜兰县政府对于多元族群文化之尊重。攀登南湖大山为重建泰雅山径,确认宜兰县泰雅族传统领域,传承文化及教育。

次行程共计5天,一行30余人17日自南湖大山登山口开始跋涉后,沿途由南山部落族人陪同,并介绍泰雅族人迁徙山径之历史、文化与族群之意义。

林县长表示,南湖大山是兰阳溪的源头,也是泰雅族的圣山,同行的包括宜兰县大同乡自然永续发展协会理事长陈和平牧师、台湾师范大学陈永龙教授及县府同仁等人,将深入了解山林保育以及泰雅族传统领域与迁徙路径,亦是山野教育政策的实境体察。

宜兰县泰雅族概分为Mnibu(溪头群)、Klesan(南澳群)及Gogan(大崁嵙群),其祖先约于三百年前由北港溪上游迁入宜兰地区。Mnibu(溪头群)主要经过南湖大山旁的思源垭口,而Klesan(南澳群)则越过南湖大山进入南澳山区。因此南湖大山系为宜兰县泰雅族迁徙之圣山,也是具有指标性意义的传统领域。

南湖大山不仅是泰雅族人迁徙路径、亦是联姻之路,更是南山部落及南澳旧碧候社族人的狩猎地,是传统领域之重要地标。因此,林县长与部落耆老、部落青年共同踏勘南湖大山,重现泰雅族生活领域内的传统山区路径(包括:迁徙山径、警备道、猎径、社路等),以保存泰雅族传统文化历史。
林县长指出,南湖大山不仅是泰雅族的圣山,亦是宜兰水资源的源头,更是台湾百岳之中的令人惊叹的圣地。此行有助于县府未来推广登山教育与部落生态旅游,也将落实于泰雅山径的相关政策上。

在著名的台湾百岳中,南湖大山与玉山、雪山、秀姑峦山、北大武山合称“五岳”,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南湖大山海拔3,742公尺,为中央山脉第三高峰。山型端凝厚重,素有帝王之山、王者之山之称;主山的山体,别号“帝王座”。

出发前,由泰雅族耆老祈福,祈祝此行顺利平安。(宜兰县政府提供)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