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探索︰

人的命运是以前定好的吗?(84)陆仲举

作者:泰源
font print 人气: 801
【字号】    
   标签: tags: ,

宋徽宗大观(公元1107~1110年),太学生陆仲举,因为上书议论国家大事被太学开除。后来,他又来京师(今河南开封)梦见神告诉他说:“你已经该发迹了,为什么不上书议论国家政事呢?”第二天又做同样的梦。

陆仲举因为以前上书议论国事曾被太学开除,所以不相信神的话就迁居他处躲避。当天夜里,又重复梦见一样的事。陆仲举仍不以为然,就找过去认识的尚书高伸,想求点路费离京回家。高伸见了他十分高兴便留他在家住宿。

第二天,高伸早朝回家对陆仲举说:“张天觉(当时在任宰相)这人实在麻烦,又想制定政典,让我当校证官来筹办这事。”陆说:“政典不过是《周礼》中所列的六典中的一种而已,要制定典章,为什么不干脆作六典而只举其中一项呢?”高伸说:“你见识很好,就请你作一篇文章议论这事。”

这时陆仲举才想起神在梦中讲的话,便立刻写一篇论文议论这件事。写好后,高伸叫来书吏抄写一份上报。陆仲举果然因为这篇论文写得好,被授予迪功郎的官衔。

这篇记载中可见,运气来时挡也挡不住。陆仲举因为以前上书议论国事,曾被太学开除,由此不敢相信神说他该发迹的预言。但神多次提示他,亦出现机遇,让他有机会成就命中该来的好运,想躲也躲不开。这就是命运:命中注定的好事,该有的你不主动去求,它也会自己送上门来;注定是坏事,你想避也避不了。

附八字实例来分析,男:

读者可在下面网站:

http://www.nongli.net/

查得自己的出生年、月、日、三柱的天干和地支,至于时辰的起法,可参阅自己以前写过的文章:【命运的迷雾】起时柱干支和五行生克关系: https://www.epochtimes.com/gb/7/4/6/n1670350.htm

八字出来后,首先要找到出生日的天干(也叫日主,日干)是什么,因为它就代表了你自己属什么命,例如下面例子,出生日是乙酉,上面的乙木就是出生日的天干,代表属乙木命,也叫乙木日主,乙木日干等。

现将十天干五行属性列出来: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知道了是什么命后,第二步是看生于何月分了,因为月令(月柱地支)对整个八字的影响力最大,所以又叫“提纲”。通过“万年历”查询,得知此例乙木命生于壬子月,子月即黄历十一月,子属水,现将十二地支对应的五行列在下面,方便读者查询。

子属水,丑属湿土,寅、卯属木,辰属湿土,巳、午属火,未属燥土,申、酉属金,戌属燥土,亥属水。

现在开始八字分析:

此造是乙木命生十一月水旺之时,地支见酉丑半合金局,生起子水,金生水旺,天干透出二壬水,正是寒金冻水,水泛木浮,时干透出丁火,好象与上篇文章中的一例:乙木命生十二月之例相似,正愁乙木无根,丁火不能取暖之时,忽见年支一寅木,寅中藏甲木、丙火、戊土,正谓十浊一清,这寅木便起了扭转乾坤之作用了。

因为有了寅木,日主乙木便等于有了参天大树之根,无论多少水也浮不起来;有了寅木,等于丁火有了一个大壁炉,里面所烧的松柏之木源源不断,便可在寒冬中取暖。虽然没有丙火太阳照暖,但在严寒的冬季里,屋子里生起了一个大火炉,不也是十分舒适和温暖吗?能生成这样的命,也是祖先积的阴德和风水了。所以,这就是此造与上篇文章之例的不同的地方了。

大运喜火、土,忌金、水。起大运的方法可参阅以前写过的文章:【命运的迷雾】批算大运、流年: https://www.epochtimes.com/gb/7/4/7/n1670722.htm

此造是日本三洋电机创业人,井植岁男之造,中年三十年火土食伤生财运,财富达数百亿台币。@*(待续)

资料来源:《夷坚志》

责任编辑:王书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垂,字仲共,江西南城人。宋高宗绍兴十五年(公1145年)去参加礼部举行的考试。闻说有个叫史言的术士,正有声誉,便去拜访他。
  • 何栗(1089~1127),字文缜,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宋代大臣。政和五年乙未(1115年)科进士第一,状元。历官秘书省校书郎、御史中丞、泰州知府、尚书右丞、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 林孝雍,字天和,明州(今浙江宁波)人,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以省里贡生进入中央最高学府太学的预备学校--辟雍,将参加太学最高一级的学生上舍生的考试。
  • 杨公全,资州(今四川资中北)人,他的父亲于宋徽宗政和癸巳年(公元1113年)死去,尚未埋葬。第二年春天他梦见父亲回来。
  •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古人关于风水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例如:“住场好不如肚肠好,坟地好不如心地好。”又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当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久,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本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下面就讲两个有关风水的故事。
  • “百善孝为先”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孝道是构建中国社会伦理最基本的元素,在古今社会中,孝更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行为的根本标准。那么,不孝之人,是否会受到天神的惩罚呢?我们来看两个故事。
  • 当今的年代很少有人在讲“五行”了。但在中国的古代,人们知道五行是天帝赐给大禹治理天下的九大法则的第一种。虽然有些现代人不相信五行,不过,五行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周行。本文举一个“命中利北不利南,在南方一试难中,在北方则隆隆直上”的实例。
  • 清朝时,海宁郭去非,他生来就对琴弦的声音情有独衷,在襁褓中听到有人弹奏琵琶,就在母亲的怀中欢喜跃动。少年时学琴之后,几十年中不分寒暑,从早到晚都在弹琴。因此,心境平和,恬淡寡欲,不但没有追求富贵之心,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嘲笑都不为所动。人们却视他为痴人,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才能。
  • 杭州人邵艺洲,性情爽直,喜于交游。有一次他在街市上偶然看见一个卖艺乞丐。这乞丐舞弄的刀剑棍棒,各种各样,都能出神入化,绝妙异常。邵艺洲心里明白此人本领高强,不是寻常的乞丐。……后来他们怎样变成了生死之交?
  • 清朝的华亭人汪瑾,五十多岁时在京城仍然布衣不第。秋风吹起,他十分厌倦在外客游,动了思念家乡之情,便乘船南归。在归途他遇上了不寻常的事。阴阳两界人事相通的事给世人展现了善恶终有报的道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