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爱国诗人辛弃疾壮志难酬,借词抒怀
董书君

辛弃疾。(大纪元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4562
【字号】    
   标签: tags: , ,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辛弃疾

醉梦里挑亮油灯挥动宝剑,梦中又回到了当年吹响号角的营寨;将士们在分吃烤牛肉,五十弦琴翻奏着雄壮的塞外曲;沙场上点兵即将出征。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声声如霹雳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王完成收复失地的大业,赢取世代相传的美名。只可惜(壮志未酬)身先老。

辛弃疾一直主张抗金,因此被朝廷主和派排挤,在四十一岁时被诬陷而削去了一切官职。弃官后的辛弃疾一直隐居江西上饶近二十年。作为一位热血男儿,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的抗金英雄,平生满怀报国之志,此时却报国无门,壮志成空。可见他内心深处的悲愤波澜起伏。民族和国家的兴亡总是在拨动他的心弦,此时的辛弃疾只能以笔代茅,用诗词来抒发理想和心声。

这首词是辛弃疾四十三岁那年写给友人陈亮(南宋著名爱国学者)的,此时的辛弃疾已闲赋在家两年。在隐居上饶期间,他一面赏山玩水,体会田园风光的怡静之趣;一面在心灵深处却涌动对报国理想的追求。英雄寂寞的苦闷;壮志难酬的悲愤。在这种感情的起伏中度过了近二十年。

回望诗人一生,他二十一岁时揭竿而起, 参加义军抗击金兵;在二十二岁那年,夜袭敌营,捉拿叛徒张安国并击退金兵,带领众义军人马冲破金兵烽火,日夜兼程投奔南宋。其壮举一时惊动南宋朝野,壮声四起,鼓舞士气,令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岂料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无心收复失地。怀抱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的辛弃疾冒死来到南宋,却从此落入了碌碌无为的境地。主和派充斥官场,把持权位,朝野上下一片苟且偷安的气息;辛弃疾虽被委以安抚使等重职,可是这与他的驱除金兵,收复失地的理想大相径庭,他深感岁月匆匆,华发早生而壮志转眼成空,内心的压抑和痛苦难以倾述。

隐居期间,诗人用词来表达内心的愁苦——“月胧明,泪纵横”(江神子•和人韵),一个曾经驰骋疆场,出生入死的铮铮铁汉,此时独自忧伤,对月泪流;他也曾借酒浇愁,哪知愁更愁——“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江神子•和人韵);他也曾以笔宣泄,即使这样,也是“写尽胸中,块垒未全平”(江神子•和人韵)。

山河破碎,复土难收的悲哀;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成空的悲哀:种种悲哀累结在胸中;诗人借《破阵子》抒发自己多么渴望重回沙场,驰骋敌阵,横扫金兵,为君王收复河山,为朝廷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叹生不逢时,悲英雄失路!南宋小朝廷怯懦无能,只图一时偏安,不顾北方金人如虎狼窥视。像辛弃疾和岳飞这样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在这样的时代只能抱憾终生,一生遗恨,令后人揾泪;可他们的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慨气贯长虹,千百年来激励后世!@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在青少年时期,家乡济南一带处于金国占领之下。他看到国土沦丧,民生凋敝,十分痛心,打算举行抗金起义。
  • 此词以“落齿”为题,写得很风趣。刚硬的不坚固,柔软的却难以折断。不信你张开口看看,舌头仍在,而牙齿先掉落了。
  •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情人节是个美好的日子,西式情人节的浪漫刚刚淡去,中式情人节已翩翩而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可知辛弃疾描述的就是这个美好的日子——元宵节。
  • 中土自古以来咏赞梅花的诗词作品非常多,从南北朝时代,咏赞梅花的诗赋开始出现。南朝宋人陆凯有〈赠范晔诗〉的咏梅诗,史称首作。早春梅花绽开时节,人在荆州的陆凯思想起好友,摘下梅花,托邮驿赠送远在长安的好友范哗,赋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君子之交诚而挚,如梅香之幽而远。
  • 唐朝(618—907)是世界公认中国最强盛时代。一朝天子一朝臣,开明国策下,万邦来朝;日渐强盛国力下,万象更新,在文化、经济、国事、外交等方面皆铸辉煌成就;对外来思想文化兼容并包之态度和海纳百川之胸怀,对社会生活、文化等都产生巨大影响,包括服饰、游艺、文学、诗歌、绘画、饮食、音乐及舞蹈等。
  • 中秋佳节,正值橙黄橘绿,酒香蟹肥,倘若我们能静下心来独自品味曾经走过的人生,真诚地祝福亲人朋友们幸福美满事业有成,即便是 “云湿纱窗,雨湿纱窗”的月不见影,不也是一种情思的寄托与感怀的佳境吗?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历史人物和传奇故事流传至今,一直成为美谈。那些人,那些事,您还记得多少呢?他们在您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记忆?
  • 辛弃疾有诗曰:“朝来山鸟啼,劝上山高处。我意不关渠,自在寻诗去。”来自神韵艺术团的周玺知从诗中获得灵感,创作舞蹈《自在寻诗》,在第七届“全世界中国古典舞大赛”中凭借完美的呈现,荣获银奖得主。
  • 有一种植物从中国的《诗经》产生的年代以来,就和一家的主妇发生了关联,从而衍生出一些代称母亲的名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名词也是代指母亲的,是什么呢?
  • 在中国古代,“画麟阁”或“入麟阁”代表著作为臣子的卓著功勋或最高荣耀。李白诗云“功成画麟阁”,杜甫抒怀“志在麒麟阁”。这一典故因何而来?这要从汉宣帝甘露三年说起。那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起辅佐有功之臣,于是命人在未央宫麒麟阁绘制了十一名功臣的图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