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者估日韩贸易战不会太久 长期对台厂仍弊大于利

人气: 3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9年07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庄丽存台湾台北报导)美中贸易战尚未落幕暂缓,近来日本针对出口韩国的半导体原料进行限制,引发外界质疑日本是否有意引起“日韩贸易战”,对于台湾的影响。学者认为,日韩贸易战短期台厂有一些利多题材,半导体化学品、记忆体制造族群可能会有转单效应,但长期仍弊大于利。

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佩真认为,这次日本对出口至韩国的3项原料进行管制,主要将对南韩以记忆体为主的半导体业者造成冲击,尤其是氟化聚酰亚胺及氟化氢两项,属于半导体关键原料,且日本全球市占率高达八至九成,很难找到替代进口来源。

刘佩真指出,南韩过去主要仰赖日本作为此3项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如今日本祭出出口管制,对南韩半导体厂,尤其三星、SK 海力士等,可能产生原料来源不足的问题;所幸目前全球记忆体市场明显供过于求,整体库存量偏高,南韩业者本身也有材料库存,预估今年第3季,包括 iPhone 等供应链出货还不会受到影响。

她表示,不过,到了第4季,日、韩双边若还未得出明确协商结果,就比较令人忧心会不会出现关键材料短缺的情形,导致南韩业者无法出货,进而影响终端手机、消费性电子产品出货。

刘佩真认为,短期台厂有一些利多题材,半导体化学品、记忆体制造族群可能会有转单效应,不过因为台湾在这两个领域的全球市占都不高,预估即使有转单效应,效应也不大。

刘佩真认为,反而是后续可能间接因为终端产品出货不顺,导致代工、封测等相关供应链受到影响,下半年正是电子产品旺季,国际品牌新机新品齐发,表现是否受此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刘佩真也提醒,台厂应引以为诫,不论从美国制裁华为事件,日本对南韩祭出出口管制,都反映一个重要产业趋势,那就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目前台湾半导体相关化学原料、设备的自主率皆偏低,即使制造方面是全球第一,未来若遭受不公平贸易竞争,很可能出现断链危机。

台湾经济研究院孙明德分析,日韩贸易战本质上和美陆贸易战不同,美陆之间是贸易逆差,两国是消费者及供应者的地位,日韩之间则是贸易顺差,两国是半导体产业上游及中游的关系,位处同一条河流,日本以断料法,企图截断中游,也不利上游去化,预期这种制裁方式不会持久。

责任编辑:筱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