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走过劫难(4)

——一个普通中国女人的觉醒
图文:轩远工作室
连环画:走过劫难(4)
font print 人气: 188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这个故事的每一细节都是真实的,逼真还原了中国北京的看守所、北京新安女子劳教所、北京女子监狱的场景及发生的事件,只是掩去了人物的真实姓名。

三、重获自由之后 再次被抓

接上文

83. 后来她们把我捆在“小号”的床上折磨。
84. 我越来越虚弱,警察怕我死在劳教所,提前释放了我。
85. 重获自由,我却无家可归了。丈夫和我离婚,儿子也带走了。病危的我躺在出租屋里,百感交集,我和丈夫曾经那么恩爱幸福……
86. 同修张燕来了,扶着我炼功。
87. 法轮功又一次救了我的命。很快我的身体就康复了,我把儿子也接回身边。翻墙上网,我看到了5号大姐的照片,才知道她的真名,才知道,她已经死在了看守所!而且在看守所里认识的那批外地学员,据说都被统一拉到了东北辽宁,而且都没了音讯!我的心非常非常难受。
88. 这种事情,每天还在各地继续发生,而所有的电视报纸都在说谎!迫害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迫害被掩盖、被扭曲,甚至被歌颂!于是我和张燕一起制作真相资料。
89. 散发资料时,因为小区“红袖标”举报,我和张燕被抓。当时,举报一个法轮功学员,能得到500元的“奖励”。
90. 我们被关进了看守所,分开关在两个监室里。
91. 一进监室,我就开始打坐。
92. 不允许我自己请律师,但为了显示其“程序正当”,官派律师要给我提供免费的有罪辩护,我拒绝了。后来我们被转到“老七处”,就是北京有名的“半步桥”,专门关押大案、要案及政治犯的地方。

四、半步桥——“七处”的日子

93. 夜里,七处监舍的门自己就“咚咚”响起来,还有猫头鹰笑,她们说,有冤魂,也可能有人很快就要“上路”了。上路,就是被判死刑者被执行死刑。
94. 第二天清晨,果然有人“上路”。通道里,有死刑犯蒙着头、趟着镣子,被押送着从门口经过。因情杀而被判死刑的美娟非常焦虑恐惧,她正在上诉,不知自己能不能免于一死。
95. 监室里,有人用扑克算命,想算出自己的未来;有人把毛巾上的彩色线拆下来,用牙刷毛刺绣鸳鸯;在生死面前,我再次感到,爱情是多不靠谱啊。我不再忧虑我的未来。
96. 美娟趟着“死链儿”(判死刑的人戴的脚铐,俗称狗链儿),每次穿换衣服都很困难。我经常帮她穿衣服、宽慰她。
97. 她们请笔仙(七处经常玩的一种游戏,与扶乩类似)占卜刑期。一个年轻的经济犯鲍红,算出刑期是12年,她是“职务侵占”进来的。
98. 鲍红后来接判,果然是12年。她非常痛苦。为逃避下监,她吃屎,想装疯闯出去,受到警察的奚落。
99. 我教绝望的鲍红炼法轮功,巡视的警察在上面警告我们。在老七处,警察是在监室上方巡筒。后来鲍红先下监了。我没想到,她再次与我相遇时,已是另一种面貌了。
100. 这些人的欢乐与期盼,有时就是警察从门口小洞里塞进来的一盒残羹剩饭,那是赏赐给她们的。
101. 等待判刑下监的人,每天都在狭小的监舍里排着队走步,她们锻炼、减肥,她们还在为以后的日子筹划,她们谈论孩子、丈夫、父母,还有爱情、菜谱和时装。而这些,已经离我很远很远了。
102. 去法院时,我和张燕被关在一辆囚车里。我们一说话,前面的警察就用电棍电我们,不许我们交流。
103. 开庭宣判。我和张燕都被判了四年有期徒刑。罪名是:利用x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

(待续)

责任编辑:李天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时候听过评书《岳飞传》,里面删去了神话传说的部分;袁氏评书《封神演义》第一回就把《封神演义》说成是古代的科幻…… 这样删除文学作品中最有意义的善恶有报部分和神话传说部分从而破坏传统文化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且还加入了仇恨与争斗,如这本连环画中“心中深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 这个故事的每一细节都是真实的,逼真还原了中国北京的看守所、北京新安女子劳教所、北京女子监狱的场景及发生的事件,只是掩去了人物的真实姓名。
  • 2001年11月,很多外地来京上访的法轮功学员被抓进来。因为不想让当地受牵连,他们不报姓名、地址,警察给他们编了号。他们的钱被警察扣下,连牙刷都不能买,只有我一个北京人有牙刷。当时是一个牙刷几十个人用!
  • 我不敢再和家人多说什么。我感觉到丈夫的变化。他说因为我被劳教,单位找他谈话,可能会影响晋级。儿子急切地问我:“妈妈,您听话吗?您挣多少分了?”孩子都知道,挣分多就意味着早回家。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