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沉钩﹕历史的抉择 — 姑息与纵容

章天亮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1月15日讯】

1939年9月1日拂晓,希特勒出动1500多架飞机和总计56个师的陆军兵力入侵波兰,9月3日,英法两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历时6年之久,世界各国的人口伤亡达9000万人以上,财产损失4万亿美元。虽然战争最终以轴心国的彻底覆灭而告终,但是它给人类带来的痛苦、磨难与沉重的心灵创伤却永远无法弥补。回首这段历史,我们不禁要问,这场战争真的无法避免吗?民主国家为什么会养虎为患,坐视二战前的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培植羽翼,直到他们发起对民主国家的致命打击?

1951年,作为二战期间同盟国的决策人之一,英国首相丘吉尔出版了他历时六年完成的历史巨著《二战回忆录》。在书的开头,他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

姑息养奸

1934年8月19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元首,一个多月以后他即下令建立空军并扩充陆军和海军,战争准备已经初露端倪。1935年3月德国公布《国防军法》,实行普遍兵役制,开始公开重整军备,同时德国宣布他们的空中力量已经与英国相当。一年以后,希特勒撕毁凡尔赛和约及洛迦诺公约,进兵德法边境的莱茵兰非军事区。这是一个大胆的冒险行动,希特勒当时的军事实力远远低于法国,即使没有英国的支援,法国单枪匹马也有足够的力量把德国逐出莱茵兰,同时会对希特勒的狂妄给予致命的打击,甚至会使他对德国的统治都无法维系。然而,英法两国却在这时选择了姑息养奸。出于对可能会引起战争的恐惧,他们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希特勒只不过是把军队开进了自家的后花园”。这种软弱的退却使得希特勒在德国最高权力阶层中的声望和权威大大提高。

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并开始积极为占领捷克做准备。

坐视不理 纵容邪恶

捷克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境内有300万日尔曼人,绝大多数都生活在捷克西北部与德国接壤的苏台德地区。希特勒唆使当地的纳粹党羽提出“苏台德区自治”要求,接着又提出与德合并。捷克总统贝奈斯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抵制,150万捷克人在欧洲最坚固的防线后武装待命,然而此时本应该站出来主持正义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却选择了绥靖政策,不惜任何代价去维持所谓的和平。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拒绝捷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签署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及其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同时协定规定捷克的其余地区则由英、法、德、意四国保证不再受侵犯。希特勒说苏台德地区的问题一旦解决之后,不管捷克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不会再感兴趣了。“这是我在欧洲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英国与法国的领导人轻信了他的话,幼稚地相信了狼从此会变成一个素食动物。

在慕尼黑协定签署几个小时后,张伯伦在希特勒的公寓与希特勒举行了会晤,张伯伦拿出了他预先准备好的一个声明稿,宣布“昨晚所签订的慕尼黑协议和英德海军协定是两国人民希望彼此之间不再发生战争的象征”。希特勒读完这份声明之后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就签了字。张伯伦回到英国,在他下飞机时,他挥动着他让希特勒签过字的联合声明,并向前来欢迎的主要人物宣读。他在唐宁街官邸的窗口又挥动那张纸,说:“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将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唐宁街。我相信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软弱将世界卷入战争

对邪恶的盲目信任造成了他的盲目乐观,正是这姑息妥协的一纸空文将整个世界卷入了战争的深渊。正如丘吉尔当时对张伯伦说的那样:“让你在战争与耻辱之间作一抉择,你选择了耻辱,而你将来还得进行战争。”

就在捷克开始走向解体的时候,波兰和匈牙利出来趁火打劫,波兰政府向捷克提出了以20小时为期限的最后通牒,要求捷克立即交出特许边区。匈牙利也向捷克提出了他们的要求。

《慕尼黑协定》实际上宣判了捷克的死刑。捷克不但丧失了1/5的领土、大约1/4的人口,而且捷克境内坚固的防御工事不复存在,其全部铁道、公路、电话和电讯系统都遭瓦解。不到半年之内,希特勒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布拉格。与此同时。暗中得到波兰支援的匈牙利军队也开进了他们所要的捷克的东部省份卢西尼亚。

捷克的沦陷不仅使得协约国丧失了他们的山地防??和可以牵制德国30个师兵力的捷克军队,而且将中欧第二大兵工厂──捷克的斯科达兵工厂也让给了对方。这个兵工厂在1938年8月至1939年9月间的产量与同期英国各兵工厂的实际产量几乎相等。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终于发生了可怕的逆转。
U◎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国演义》处处蕴含着古人的天机,只是我们有时会忽略那些东西,认为是迷信。刘备的坐骑叫“的卢”,人人都认为他妨主,以为不详。可是真相却像是龙马,可以腾空。关键时刻救了刘备一命。
  • 明清之交的江南无锡,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烟波之风光,也有名流荟萃、诗赋鼎盛之风流。这片吴中繁华之乡,在闺秀文学盛况空前的时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诗词传世的才女——顾贞立。
  • “天地英灵之气,不钟于世之男子,而钟于妇人。”明清以来,许多文人认同这一论点,重视女子才华,因而这一时期才女大量涌现,才女文学之繁荣,也大大超越以往的朝代。 古人品评明清才女,大多推举商夫人为冠。这位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时的江南贤媛商景兰。富庶而风雅的江南大地,才、德、貌俱佳的名媛闺秀数不胜数,商夫人为何能居首位?她又具有怎样的英灵之气呢……
  • 伍子胥之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他逃至吴国,说服吴王攻破楚国首都;越王句践表面向吴求降,暗中发愤图强,二十二年后一举消灭吴国。
  • 在中国古代,像名医扁鹊这样对“病”与“死”有着极佳判断力的医生还有许多。本篇将介绍明朝医籍中记载的几位。
  • 西湖之畔,段家桥头,有一处小摊格外引人瞩目。摊位上摆着一幅幅颇具元人笔法的淡墨山水,画作上题着娟秀的小楷——“黄媛介”,摊主恰恰是位布衣荆钗的少妇。一旦赚够一日的生活费,她就匆匆收摊,不肯再作画。 女子抛头露面来养家糊口,在古代称得上是一大奇闻。这位独行特立的女子,正是晚明嘉兴的名媛淑女黄媛介。她和姐姐黄媛贞,更是一对才女姐妹花。时人对她们有一段知名的评价……
  • “我谢絮才,生长闺门,性耽书史,自惭巾帼,不爱铅华……”一出独幕剧,一场独角戏,吟唱着清代女子的才情与心志。这部杂剧名为《乔影》,甫问世就被之管弦,传唱大江南北,其流行程度,颇似有井水处必歌柳永词的盛况。
  • 曹操足智多谋,颜回大智若愚。
  • 在唐中宗、睿宗之时,武则天夺嫡之谋得逞,肆行不义之威,大唐的国祚差点脉断武则天之手。然而就在睿宗被诬告“谋反”、命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一位忠臣义士舍命护主,忠义的魄力震慑奸逆,改变了逆乱之势。
  • 炎帝幼女女娃溺死后化为精卫鸟,衔西山的木石填东海;麻姑成仙后,曾经历东海三次变成桑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