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谈谈“身后事”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

赏心悦目的骨灰罐,会让人误以为是陶瓷艺品展示,龙岩营业处长廖水翎表示,未来十年、二十年会是怎样的趋势无法预料,但可预见的是人们会以追求美学艺术的角度,去看待人生的毕业典礼。(赖月贵/大纪元)

人气: 116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20年03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赖月贵台湾新竹报导)有人说“生是偶然、老是自然、病是突然、死是必然”,来到世间,没有人可以避开生老病死的规律,在欧美和日本“生前契约”的市占率已达70%~80%,台湾只占了7%,大部分丧礼还是在事情发生时由葬仪社承包,因此“生前契约”观念的推广与品质把关就成了值得关注的议题。

购买生前殡葬服务契约不可不知的十件事。(内政部资讯网提供)

一、
根据“内政部全国殡葬资讯入口网”,共有34家生前契约合法业者,内政部也提醒民众“购买生前契约不可不知的十件事”,其中包括:合法生前契约业者必须具备一定规模、业者应将75%的预收费用交付信托、注意5天的契约审阅期、签约14天内可无条件解约……等,详情参考https://mort.moi.gov.tw/。

二、
生前契约是预约性质,往往履约是在十年、二十年之后,为了保护消费者,内政部规定应将预收费用75%交付信托,但根据“中华民国信托商业同业公会”网站查询,“生前契约信托”项目,截至2019年底,全国信托总金额为新台币150.05亿元,其中,龙岩生前契约在彰化银行的信托为112.6亿元,仅一家就占了全国总额的75%,另外33家业者所信托的金额为何?“情况有点吊诡”龙岩业务处长廖水翎提醒消费者。

三、
现实与理想总是有段距离?树葬、海葬浪漫、环保吗?

根据内政部统计,截至108年12月底,全国环保自然葬已服务超过6万名民众,全国有11市县已办理海葬,服务超过二千人。

随着年轻人的追星、追剧与环保意识的抬头,越来越多的人考虑采用树葬、海葬等方式来处理身后事,“把骨灰撒向大海、伴随着浪潮悠悠离去、我用浪漫想念着你”这是韩剧常见的唯美画面,也是文青的梦想,然而,回到现实面,并不是那么浪漫。

廖水翎说,会提出想用树葬、海葬的人,一般都是对生死比较豁达的,也有一些浪漫的思想,但从实务面解说,了解过程后依然能豁达者毕竟不多,这也就是她想提醒消费者的,毕竟人生只有一次无法重来,做错了选择没有更改的机会。

树葬首先是要将往生者的骨灰研磨成小分子,用小塑胶盒盛装,再埋入土中,骨灰成分中只剩下磷酸钙,会让土地酸化,并不像传统墓园,肉身化为春泥滋养大地,与天地共存的概念,另外,树葬三年轮葬一次,经过雨水的腐蚀,前后人骨灰可能混杂在一起,情何以堪?届时再将牌位放置于寺庙中祭拜?那为何不一开始就选好塔位,让往生者有尊严呢?

环保葬文宣。(内政部资讯网提供)

海葬在执行上的难度更高,政府也考虑到骨灰对海洋的污染,实务面必须要更用心,因此除台北以外,其他县市一年只办理一次,大约每年的4-5月期间举办,民众透过申请可以免费参加,这就衍生出一个问题,往生者的骨灰在海葬前要“暂厝”在哪里?以家属的立场来看也不是那么理想。

廖水翎表示,俗话说“入土为安、晋塔为贵”,从往生、入殓、告别式、火化到晋塔等一系列的流程,一般人都希望能在有尊严中进行中,一次性完成,让死者安心、生者放心,家属可以很快的回到正常生活。

廖水翎说,未来10年、20年会是怎样的趋势无法预料,但可预见的是人们会以追求美学艺术的角度,去看待人生的毕业典礼,这也是龙岩正在努力的目标,也期许政府未来在推动环保葬的角度上,对家属能有更细致、完整的配套措施。◇

责任编辑:李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