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降温 中医师支养生妙招

人气 80

【大纪元2021年01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绣惠洛杉矶报导)南加地区这周将迎来降雨及降温,气象预测洛县、橙县最高温仅华氏60度,部分地区雨量较大,未来几周可能出现3至5吋降雨。随着湿冷的雨季来临,中医师提醒民众要注意保暖,同时提供养生保健的小秘方。

浓盐水漱口提升免疫力

洛杉矶执业中医生柯泓任说:“最近天气不稳定,忽冷忽热造成很多人感冒,中医讲究依时令养生,保健胜于治疗。”冬天时,人体新陈代谢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折损阳气,因此稍受风寒就容易引发宿疾,同时也是感冒、上呼吸道疾病、冠心病、关节炎、偏头痛等病症的好发季节,其实民众只要适当保暖,便可减低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

中医师柯泓任疫情前为病患看诊。(柯泓任提供)

柯医生建议民众用“浓盐水”漱口,清除口腔病毒,提高自身免疫力。每日早晚和餐后用浓盐水仰头漱口,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好;平时也可按压拇指与食指掌骨间凹陷处的“合谷穴”,有解热、镇痛、预防感冒、通经活络、调节免疫力的功效,每次1分钟、每日4至5次,但不建议孕妇按压,以免子宫收缩、造成早产。

姜枣桂圆茶暖身驱寒

柯医生表示随着气温降低,民众可以自制“姜枣茶”饮用,如果身体偏寒凉者,可以加一点桂圆,只要切几片薄姜片加上一把红枣,热水冲泡放在保温杯即可;若是加上桂圆,建议选用带壳桂圆与姜、枣一起煮沸半小时,不仅暖身驱寒,还可防治感冒。

她建议民众不要直接喝室温下的凉水,最好是饮用温热水;水果若从冰箱拿出来后,不要立刻直接食用,过于生冷的食物,身体不易调节。此外,冬、春交际时节,乍暖还寒,宜多吃点羊肉、核桃、栗子等“藏热量”的食物,姜黄、辛香料等食物也有暖身效果,但要避免油腻、大辛大热的饮食。

头部保暖最重要

柯医生表示很多人天冷的时候都会穿袜子、戴手套,但忘了头部保暖,她说:“其实人体的热气有70%是从头部流失,所以避免流失热能,戴帽子也很重要。”手脚冰凉者可能是因血液循环不好,可以在家做一些简易的动作,例如深蹲、拍打自己身体各部位,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保健方法。

如果民众懂得艾灸,可以灸肚脐、足三里等位置。但柯医生提醒没有艾灸经验的民众不要轻易尝试,避免烫伤,可用热敷、暖暖包取代。

杜甫菜 茼蒿镇咳祛痰

洛杉矶执业中医生吕旻霏建议民众在这个季节可以多食用茼蒿、菠菜、黄耆、红枣、枸杞。她表示近日天气忽冷忽热,虽然一般民众在户内时不太会有温差的感觉,但如果身体出现忽冷忽热的状况,可能就是外感阴阳失调。

吕医生表示食用“茼蒿”是很不错的保健方法。传说中年迈的杜甫抱病离开四川,到了湖北公安县,当地人用茼蒿、菠菜、腊肉、糯米粉做了一道菜让他食用,杜甫吃了以后身心舒畅、赞不绝口,后人便称此菜为 “杜甫菜”,随着时间演变,杜甫菜也成为茼蒿的别名。

吕医生说:“茼蒿除了对心、肝、脾、肠胃等有些保健功效外,对肺、镇咳祛痰也有助益。”此外,山茼蒿还有护肝、排毒的功效,且因富含丰富粗纤维,有助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对于因疫情减少外出运动,又想要保持体态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食材。

小人参 胡萝卜保健养胃

吕医生表示,中医诊治还需要搭配各种外在因素具体考量,所以不仅因人而异,也会因地而异,养生保健的方式也会根据各个不同的区域不同。她建议北美地区的民众,若无血压升高的问题,平时可喝红糖姜汤,对女性尤为好;老年人则可采用人参、桂圆、枸杞加红枣煮汤。

但因参类产品众多,一般人不易分辨,且参类价格较昂贵。吕医生建议民众可多食用有“小人参”之称的胡萝卜,这样既可适当的保健,还有缓解胃酸分泌失调、养胃等功效。

吕医生表示在疫情间,保持体力与热能很重要,她建议民众不要随意使用清热的中草药,尤忌在冬季天寒时。若是居住的区域偏寒,饮食煲汤中可以加些茯苓,若失眠者则可以加用茯神、红枣和枸杞煮汤喝。◇

责任编辑:方平

相关新闻
中药伤肾、含重金属?中医师破解2大迷思
白米粥是“世间第一补物” 中医师教你最补吃法
中医师推荐1茶饮和1碗汤 抗病毒、提升免疫力
【重播】下一波疫情再起?祖传中医师推演疫情趋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