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善行让人延寿二纪 让亡子转生续前缘?

作者:允嘉徽
莲花,荷花
莲,怜世人,爱人如己。(王嘉益/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275
【字号】    
   标签: tags: ,

善待他人可以得到好报,那么,怎样善待他人呢?是施舍钱财吗?还是不计他人之过?或者是有更深的内涵、更高的境界?

积阴德延寿福泽子孙

唐朝彭城人刘弘敬,字元溥,世居淮河淝水一带。弘敬一生努力修德,从不夸耀自己。他的家境非常富有,助人钱财不会怨悔,施人恩惠也从不望对方报答。

长庆初年的某一天,元溥在寿春道上遇到一个善于相面的人对他说:“吾有话与君言。再过三年,就是君生命的大限了!君想过怎么办吗?”

元溥一听禁不住眼泪汩汩而出,哽咽着说:“寿命的长短,是天定的。先生能有办法么?”

相者对他说:“决定人的寿命福分的,面相不及德性,德性又不及度量。君虽然命中寿元不长,然而有厚德,度量更是宽大。从今而后,尚且还有三年的时间,可以勤修美德,或许有可能可以延长寿命。因为有德可以消百灾,还可以享爵禄,更不用说延寿了!”说完话,相者就离去了。

元溥知道自己只剩下三年的寿命,就开始为自己的女儿谋定婚事,并且为她寻找女奴当陪嫁的婢女。

元溥买到了一个婢女,名唤兰荪。兰荪的风骨姿态不像为人奴婢之流。元溥就询问她的出身隐情。

兰荪一开始并不愿说出自己的身家往事,因为元溥善意的关怀,她才道出了原由:“贱妾原本住在黄河、洛水间,世代为名家。先父在淮西当小官时,当地有姓吴的盗匪非常猖獗,鱼肉郡民。因为贱妾家刚好与盗贼同姓,因而先父遭疑是盗贼的近属,受刑冤死,且家也被抄了。贱妾投诉无门,无家可归,家人也四散飘零,不知去向。贱妾孑然一身卖身作奴婢以求生,被转卖二次来到了这里。”

说着说着兰荪的脸上已经挂着两串泪珠。元溥也叹息道:“你是名门之女,且又身抱重大冤屈,吾如果不为你重振身名,神明也不饶我。”

元溥问她是否还有亲戚,得知有一刘氏,是自己的外戚,于是就收她为甥女。元溥帮她找到有名望的好人家,用了自己的家财五百缗给她备办嫁妆,而且先于自家女儿为她办了婚事。

数日后,一个穿着青衣官服的人来到梦里向他道谢,说道:“我是兰荪的父亲。感谢君对待兰荪的厚恩,因为知道君的寿命将尽,我大力请求了天帝,允许延长君二十五载的寿命,且富及三代子孙。”

元溥醒来后,以为这梦中事不能信以为真。谁知没多久,先前那位相命的又来了。迎他进了厅堂,对方就高声道贺他说:“君的寿命已经延长了!是因为积了阴德感动了上天。”这时,元溥才说出梦中兰荪父亲告诉他的那番话,两方得到印证了!

人的所作所为,即使谁人都不知道,然而,神目如电,在人头上有一本这个时空看不见的账册,一笔笔都清清楚楚地记录着!果报会在不知不觉中降临,不在今生,也会在来生!

守心不欺,可能积阴德福惠子孙,或冥冥中得遇神明相助。《西游记》有句诗文说:“尽管行善,天自周全”,诚如斯言。(Shutterstock)

不究他人差错  亡子转生再续前缘

司徒马森出生的时候,父亲四十岁,父母结婚多年才得到这个儿子,对他爱护有加。司徒马森四岁的时候,眉清目秀,长相如画一般,人见人爱,父母宝贝他宛如珍贵的玉璧一般捧着。

一天,婢女抱着他出外,不意从高处失手,怀中的司徒马森跌下地,左额先着地,不幸当场就跌死了。这时司徒公见着了,立即让婢女快跑去躲起来,自己抱着死去的孩儿入屋,对妻子说:“吾失误让孩子跌死了。”

妻子惊痛异常,发飙冲撞丈夫,把他撞倒数次;随即又转身要找婢女来鞭打,但是已经找不到人了。惊悚的婢女藏身到娘家,告诉父母原委。婢女的父母双双感泣,日夜诚心诚意请求上天,让司徒公早早再生贵子。隔年,司徒夫妇果然又生下一子。这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左额就有赤痕,和司徒马森撞地受伤的伤痕一模一样。原来这孩子就是司徒马森再来转生的。

第一个孩子与父母的缘分已尽,意外失手看似意外,该是被安排来结束一段亲子缘的。因为原谅善解,因而得到意想不到的美好的补偿,孩子隔世又来到这一家,再叙前缘。

后语
上述两个故事的主角都是从善待他人中得到好报,他们的善不仅仅是施舍钱财而已,而是能舍下自己,牺牲自己,甚至在生命的大恸中还能为对方着想,善待对方。这种舍是自我的舍弃,也是生命境界的提升,所以在神佛的认同赞许之下,命运也得以再造!@*#

资料来源:《德育古鉴》《太平广记卷一百十七》

─点阅【救世古鉴】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震区有个小山村,爱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窑内排戏,场面分外热闹,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非缠着爷爷领他去看戏,爷爷背着孙子刚挤入窑内,还没看清演的是啥戏,孙子却又说害怕,闹着要回家。爷爷拗不过孙子,带着孙子转身刚出了窑洞,地面就突然抖动,崖窑瞬间垮塌,演戏看戏的几十人无一生还。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