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环团吁关注塑胶生产、天然气使用等议题

22日是地球日,环团召开记者会公布“致蔡英文总统建言书”提出建言高达56案创历史新高,显示环境问题更严峻。(台湾公民参与协会 提供)
人气: 5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2年04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22日是地球日,环团召开记者会公布“致蔡英文总统建言书”提出建言包括,联合国将制定《全球塑胶公约》,恐冲台湾击塑胶业,建议以2024年塑胶生产总量为上限,逐年减量;应于完成《气候因应变迁法》修法1年内,实施碳定价及征收,并在2025年之前运作碳交易跟国际接轨等。环团强调,今年建言高达56案创历史新高,显示环境问题更严峻。

全球每年生产4亿吨塑胶,其中每年至少1,100 万吨塑胶流入海洋。台湾环境资讯协会副秘书长孙秀如指出,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3月通过决议,2024年之前完成具法律效益的《全球塑胶公约》,限制新的塑胶产品产生,台湾的产业如何面对这项冲击?建议以2024年塑胶生产总量为上限,2025年之后逐年减量。

孙秀如提到,废弃物必须从前端管控而不是后端去化,台湾急需采取废弃物总量管制机制,也应重新审视《废弃物清理法》、《资源回收再利用法》,推动《资源永续管理法》立法,希望中央出来面对垃圾问题,不能只视为地方政府的事情。

关于2050净零碳排、能源与产业转型,台湾环境保护联盟执行委员刘志坚建议,包括应于完成《气候因应变迁法》修法1年内,实施碳定价及征收,并在2025年之前运作碳交易跟国际接轨;应明定减碳目标,2025年减碳不少于10%、2030年减碳不少于30%;2040年禁售燃油车、对能效很差的第6、7级建筑,2035年不发与执照;积极推动再生能源,2030年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30%、地热发电达500MW;应积极掌握自然碳汇,赶快建立认证系统,以每年400万吨或500万吨发展自然碳汇,到2030年累计达5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台湾蛮野心足生态协会理事长陈宪政说,目前能源政策以天然气发电作为替代能源,但天然气也是高碳排化石燃料。而政府能源转型只规划到2025年,在仓促能源转型下,以牺牲海洋环境作为代价兴建天然气接收站,除三接外,四接、五接分别在基隆外木山、台中外港进行当中,另外还规划六接至八接,到底台湾需要多少天然气发电?经济部能源局应针对减碳目标,重新盘点未来10至30年间天然气供需路径,及天然气接收站的兴建、扩建、退场时程规划。

台湾水资源保育联盟主任粘丽玉表示,气候变迁造成水缺少。2021年面临百年大旱,一直抽地下水,更导地下水减少甚至干旱、地层下陷,可是工业用水继续增加,地下水不够,也将污水排放地下水层污染地下水,森林可保护水资源与过滤水质,呼吁别再让森林消失了。此外,地下水用水大户也应该公告、确保自来水耗水费如期开征、未来地下水比照自来水的耗水费,订出开征办法及日出条款。

社子岛自救会发言人李华萍指出,区段征收源自19世纪欧洲,因为侵害人民财产权,20世纪初很多国家已废止,但21世纪的台湾还是大量使用区段征收如社子岛,来掠夺人民的土地。区段征收假借合作开发的名义强迫人民参加,政府永远跟人民谈安置与补偿,既然是合作开发,老百姓有说不的权益,强烈建议政府应该废除区段征收,终止土地掠夺及家园迫迁。

台湾公民参与协会理事长何宗勋提到,环团2004年地球日(4月22日)开始举办全国NGOs环境会议,19年来历任总统从陈水扁、马英九到蔡英文都会跟环团见面听取建言,今年因疫情严峻取消,但环境问题更加严重,今年建言高达56案创历史新高,核心议题包含终止土地掠夺、慎推能源转型、制定合理水价、管控清废弃物等,希望府方尽早安排与总统见面,让环团所关注议题能展开沟通对话。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