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名人传》:伟大的画家、建筑师拉斐尔的一生(一)

文:乔治‧瓦萨里(GIORGIO VASARI)         翻译:文青衿
著名湿壁画《雅典学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艺术家拉斐尔于1509─1511年接受教宗儒略二世委托所作,以装饰其在梵蒂冈的私人居所。(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882
【字号】    
拉斐尔, Raphael
拉斐尔自画像。约为23岁时所画。馆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公有领域)

上天有时会展示祂无限的慷慨与仁慈,将无尽丰厚的宝藏、最为罕见的才能等凡此种种恩典集中赐予一人。而往往这些恩赐只在相当长的时段内分惠于众人。

这点在优雅宽仁的拉斐尔·桑蒂(Raffaello Santi)身上得到了清晰的体现。上天赋予了拉斐尔所有诸如谦逊和善良的品行,而这些美德有时只在超凡脱俗的人身上方能看到:他们天生亲切温和,又彬彬有礼、风度翩翩,总是对各种人、各种行为表现出得当的友善包容,令人舒心愉悦。

拉斐尔画作:《圣乔治大战恶龙》(S. George And The Dragon)。约于1506年创作,木板油彩。馆藏于华盛顿特区国家美术馆。(公有领域)

天才的诞生

拉斐尔是在1483年耶稣受难日(4月6日)的周五夜里三点,降生于意大利一座有名的小城——乌尔比诺(Urbino)。拉斐尔的父亲是乔万尼‧德‧桑提(Giovanni de’ Santi),作为画家他虽不出众,却小有才智远见,足以引导儿子拉斐尔走上那条他自己在孩提时期未能有幸踏上的艺术之途。

等拉斐尔略大之后,乔万尼便开始锻炼儿子的绘画能力。他发现拉斐尔热衷于绘画艺术,而且天赋异禀。果然,没过几年,还是孩子的拉斐尔在父亲的绘画工坊当学徒就已经成为好帮手,协助乔万尼在乌尔比诺州(现译为省The Province of Pesaro and Urbino,乌尔比诺是当时省政府所在地)完成了许多作品。

向皮埃特罗‧佩鲁吉诺学艺

不久,这位善良而慈爱的父亲终于明白儿子在他那里再无可学。乔万尼听说皮埃特罗‧佩鲁吉诺(Pietro Perugino)在当时的画家中排名第一,就决定把拉斐尔送往皮埃特罗所在的佩鲁贾(Perugia,意大利的城市)当学徒。

就这样,乔万尼先自行造访了佩鲁贾。可是,他并未能如愿见到外出的皮埃特罗。为了耐心等待皮埃特罗,乔万尼决定待在圣方济教堂(S. Francesco)做一些工作,边做边等。

终于,皮埃特罗从罗马归来,乔万尼这位谦恭温和而又颇有教养的画师,与皮埃特罗建立了友谊。而当乔万尼感觉时机成熟,便以最巧妙的方式,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皮埃特罗也是一位客气周到的谦谦君子,更有着爱才之心,就同意了收拉斐尔为徒的请求。

于是乔万尼满心欢喜地返回家乡乌尔比诺,带上儿子拉斐尔,再次返回了佩鲁贾。当然这个过程中,避免不了让深爱儿子的拉斐尔母亲难舍落泪。

皮埃特罗在他的绘画工作室观察了拉斐尔的绘画方法,目睹了他优雅绅士的举止及美好的品性。皮埃特罗对拉斐尔得出了一个结论,而这判断,历时证明,是准确无误的。

《圣母加冕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拉斐尔在研习皮埃特罗的作画方式时,各个方面都临摹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他的摹本与师父皮埃特罗的原作没有任何明显差异,近乎可以乱真。

这一点从佩鲁贾普拉托圣方济教堂(San Francesco al Prato)的面板画(Panel Painting)《圣母加冕图》中就可看出。这是拉斐尔为马德莱娜‧德利‧奥迪(Madonna Maddalena degli Oddi)所创作的油画。油画描绘的是圣母玛利亚升入天堂、耶稣基督为她加冕的情景;而在下方,围着墓穴的是十二使徒,正在凝神寻思天国的荣耀。画面的下方是祭坛座画,分为三个场景,以较小的人物分别刻画了:圣母接受天使报喜,东方三博士(Magi)朝拜圣子降临,及圣殿中西蒙(Simeon)怀抱基督。

《圣母加冕图》(Crowning of the Virgin),约于1502─1504年由拉斐尔在皮埃特罗工作室时为佩鲁贾普拉托圣方济教堂所画。木板,油画。现保存于梵蒂冈博物馆之梵谛冈画廊。(公有领域)
拉斐尔作品,祭坛画作之一:《圣母接受天使报喜》(The Annunciation),约1502─1503年创作。木板,油画。(公有领域)
拉斐尔作品,祭坛画作之一:《东方三博士朝拜圣子》(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约1502─1504年创作。木板,油画。(公有领域)
拉斐尔作品,祭坛画作之一:《现身圣殿》(Presentation in the Temple),约1502─1503年创作。木板,油画。(公有领域)

拉斐尔焚膏继晷,勤奋刻苦地为这项工作而努力。如果人们并不谙熟拉斐尔与皮埃特罗的画风及水准的话,一定会认为这幅画是皮埃特罗的手笔,然而毋庸置疑,这幅画就是出自年轻的拉斐尔之手。

超越老师皮埃特罗

完成这项绘画工作后,皮埃特罗因私事回到了佛罗伦萨(Florence,又译:佛罗伦斯)。而拉斐尔则离开了佩鲁贾,和朋友一道去了卡斯泰洛城(Città di Castello,意大利中部城市)。在那里,拉斐尔以同样的画风为圣阿格斯蒂诺教堂(S.Agostino)画了一幅面板画,也同样为圣多明尼克教堂(S.Domenico)画了一幅《耶稣受难》。

《耶稣受难》(The Mond Crucifixion),拉斐尔于1502─1503年创作,采用皮埃特罗画风。收藏于意大利国家美术馆。(公有领域)

假如拉斐尔未署名,人们都会误以为是皮埃特罗之作,而无人相信这是出自拉斐尔之手。此外,他还为这个城市的圣方济教堂作了一幅小面板画,刻画了圣母的婚礼。其中可见拉斐尔的技巧日臻精美完善,正在超越师父皮埃特罗的画风。在这幅作品中,有一所寺庙的透视图,他画得精心细致,让人惊叹拉斐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地挑战难度。

《结婚的圣女》(The Marriage of the Virgin),这幅画是拉斐尔于1504年为卡斯泰洛的圣方济教堂 (Città di Castello)而作,描绘了圣母玛丽亚和约瑟的婚礼。此画几经辗转,于1806年为米兰布雷拉美术馆(Pinacoteca di Brera)收藏。(公有领域)

佛罗朝圣

正当拉斐尔模仿老师的手笔而声名鹊起时,教宗庇护二世(Pope Pius II,又译作碧岳二世)将锡耶纳大教堂(Duomo di Siena)图书馆绘画的任务委托给了平托瑞丘(Pinturicchio,又译作宾杜里乔)。身为拉斐尔的朋友,平托瑞丘知晓拉斐尔是优秀画师,于是便把他引入锡耶纳(Siena,意大利中部城市)。

在那里,拉斐尔为平托瑞丘的项目绘制了一些素描和线条草图。但他并未完成这项工作就离开了,因为锡耶纳的一些画家一直对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又译作:达文西)在教宗大厅(Sala del Papa,邦科帕尼宫内的大型壁画室)绘制的一组惟妙惟肖的骑兵草图赞不绝口(译注:即《安吉里亚战役》,The Battle of Anghiari,刻画了四名骑着战马、互相厮杀的男性),此画随后将在佛罗伦萨的市政厅(the Hall of the Palace of the Signoria,现称旧宫)大厅的墙面正式绘制。

为与达芬奇一分高下,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也画了一组裸身人体画(译注:此乃指《卡西纳战役》,Battle of Cascina,米开朗基罗擅长雕塑壮硕、扭转、紧绷的裸体,类似他当时刚完成的《大卫像》。这幅壁画透过众多扭曲的肉体表现士兵即将出战的紧张感)。据说米开朗基罗的画要比达芬奇的更胜一筹。(译注:《安吉里亚战役》和《卡西纳战役》这两场战役是佛罗伦萨共和国的两大重要战役。但最终两人都没有完成画作。)

处于对优秀艺术的不懈热爱和追求,拉斐尔难以按捺要前往观摩这些作品的想法,于是辞去手边的工作,抛下丰厚待遇和舒适生活,奔向佛罗伦萨。

《草地上的圣母》报答盛情款待

来到佛罗伦萨后,拉斐尔不仅喜欢上了这座城市,更对他奉为“神般”的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倍感欣喜,所以他决定在这里小住一段时日。

期间,他和一些年轻的画家建立了友谊,其中有励道夫‧吉兰达约(Ridolfo Ghirlandajo)、亚里士多德‧达‧圣加洛(Aristotile da San Gallo)等人。拉斐尔在佛罗伦萨备受尊敬,特别是塔迪奥‧塔迪(Taddeo Taddei)求才若渴,总热情邀请拉斐尔到家里做客。〔译注:塔迪奥‧塔迪是一名哲学家、艺术赞助商,与意大利望族美第奇家族(the Medici)关系密切,且爱广结文艺名流〕

拉斐尔原本就很有绅士风度,盛情难却下,又为了不失礼,他作了两幅画赠予塔迪奥。这两幅画的画风,既有早先老师皮埃特罗的风格,又有另一种他自己后来通过学习形成的更好的风格,后文会提及。画作一直保存在塔迪奥后人的家中。其中一幅可能为《草地上的圣母》,后为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The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收藏。

《草地上的圣母》(Madonna of the Meadow)由拉斐尔于1506年创作。(公有领域)

《金翅雀圣母》:罗伦佐婚礼的贺

拉斐尔也与洛伦佐‧纳西(Lorenzo Nasi)结下了深厚友谊;洛伦佐那时刚结婚娶妻,拉斐尔便画了《金翅雀圣母》作为贺礼。这幅画描绘了圣母玛利亚,她的双腿之间是幼子耶稣,旁边的小约翰(施洗约翰)满怀喜悦地向耶稣献上一只小金翅雀。两个孩子都表现得开心快乐,姿态都带着一种孩童般的简单与纯真,整体可爱之极;加之画家精心刻画,完美着色,他们看起来更逼真、活灵活现,完全不像由油彩绘制的人物。

同样,圣母也洋溢着一种纯正的优雅和神性气质。不论前景、背景,还是作品中的其它部分都极为精美。

洛伦佐对这幅画极为推崇,终生珍藏,既为纪念挚友拉斐尔,也因作品本身的高贵完美。然而,在1548年的8月9日,画作惨遭厄运。由于圣乔治山坍塌,洛伦佐的房子连同继承人的华丽居所及临近的住宅一起倒塌。

所幸的是,在房屋的废墟中发现了画作的碎片。洛伦佐的儿子巴蒂斯塔,也是艺术爱好者,他极尽所能将碎片拼接、复原了画作。(待续)

《金翅雀圣母》图(Madonna del Cardellino),描绘圣母、基督和年轻的施洗约翰手持金翅雀,由拉斐尔1507年为朋友罗伦佐婚礼而绘制。(公有领域)

本文(《艺苑名人传》)作者简介:

乔治‧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年)是意大利画家、建筑师及作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位艺术史学家,他最有名也经常被引用的著作:《最优秀的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师的生平》“The Lives of the Most Excellent Painters, Sculptors, and Architects (1550)”,又称为《艺苑名人传》(Lives of the Artists)。这本书描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跟北欧,杰出画家、建筑师跟雕刻家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点阅【《艺苑名人传》:伟大的画家、建筑师拉斐尔的一生】系列文章。)

原文Life of Raffaello Da Urbino, Painter and Architect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能成为精神生活和学习中心,以培养智慧、文化和修养等领域为宗旨。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涵盖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图书馆、学校和医院,还有西班牙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博物馆研究古董盒子并不是看里面是不是还装有原来的东西或已空无一物。学术上打开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质、形状、功能和美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观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们观赏,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