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第二颗自主卫星“猎风者”完工 最快明年首季升空

科技部国研院国家太空中心自主研发的“猎风者TRITON”卫星,已于日前组装完成。(科技部提供)
人气: 12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2年07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袁世钢台湾台北报导)台科技部国研院国家太空中心自主研发的“猎风者TRITON”卫星,已于日前组装完成,成为继福卫五号后第二颗由台湾自制的卫星,也是台湾首颗海面风场观测卫星,预计最快可于2023年第一季搭乘法国亚利安太空公司(Arianespace)的织女星C型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太空中心发射升空。

计划主持人林辰宗表示,猎风者卫星原为与美国合作的福尔摩沙卫星七号计划中的自主卫星(FORMOSAT-7R),后因任务调整而改名。整颗卫星包含酬载共有82%是由台湾研发制造,若加上地面设备,共有超过20家台湾的研发单位及厂商参与;未来升空后,也将验证由台湾自主设计制造的GPS导航接收机、光纤陀螺仪、推进实验模组等10项关键元件与技术。

科技部7月19日举办“猎风者TRITON”卫星任务说明记者会。(科技部提供)

不同于“福卫七号”是以直接接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所发射的讯号进行观测,中央大学大气系教授杨舒芝指出,“猎风者”搭载台湾自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反射接收仪”(GNSS-R),可观测近海面每秒3至70公尺的风速,弥补气象雷达的不足,对台风结构大小、强度预报等非常有帮助。

太空中心强调,根据该讯号计算出的海面风场资料,是目前最缺乏的气象资料,“猎风者”未来将在550至650公里高空的卫星轨道上,接收经海面反射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讯号,搭配地面雷达的高解析度沿海风场资料,可应用于台风路径、强降雨与空污预测,也可进行海气交互作用等研究及相关应用,是一颗气象卫星、科学卫星。

科技部长吴政忠表示,猎风者卫星传承福卫五号经验,并进一步提高自制占比,显示台湾已具备打造卫星的实力,再加上台湾原本就已经相当成熟的地面设备及相关技术,全球低轨卫星热潮,台湾不会缺席;未来10年、20年将是太空产业正式起飞的阶段,太空中心今年度预算约36亿元,明年可望进一步提升至50亿元。◇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