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买卖“鲨鱼剑”最高关5年

海保署6日指出,2021年3月在台中市查获100支鲨鱼剑及624颗锯鳐吻部牙齿。(海保署提供/中央社)
人气: 34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3年11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袁世钢台湾台北报导)行政院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海巡署2021年3月在台中查获民俗信仰中的法器“鲨鱼剑”100支,及其原型保育鱼类“锯鳐”鼻锯(吻部)牙齿624颗,台南地检署侦办2年半,今年9月依违反《野生动物保育法》起诉纪姓佛具业者,最高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

海巡署侦防分署台南查缉队获报,有不肖业者在网路上公然贩售由保育鱼类制成的“鲨鱼剑”等艺品、法器,2021年3月间先后在台中、台南、台北、高雄、桃园等地查获网路售价约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的鲨鱼剑共170支等海洋保育类野生动物产制品,其中以台中一名纪姓佛具业者遭查获100支鲨鱼剑为单一持有数量最多者。

海保署6日发布新闻稿指出,“鲨鱼剑”是由海洋保育类“锯鳐”鼻锯加工制成,而锯鳐为一种软骨鱼类,主要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浅海,长相类似鲨鱼但身体扁平,相较之下更接近鲼类。其吻部延长两侧有齿状突起,被视为收藏品或传统药材;因信仰需求,过去台湾渔船从远洋带回来的锯鳐鼻锯,便成为鲨鱼剑的大宗来源。

据了解,鲨鱼剑是台湾宗教活动中乩童“起乩”时所操持的法器之一,与七星剑、铜棍、月斧及刺球合称“五宝”,由于数量稀少,价格非常高,再加上近来锯鳐的数量大灭,使鲨鱼剑的价格飙高,市价一把可能超过新台币10万元。

然而,海保署表示,锯鳐性成熟年龄较晚、胎仔数少,属于繁殖力较低的动物,容易因污染或人为滥捕而灭绝,因此2007年的《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原则上禁止国际间贸易,台湾也于2008年将锯鳐科所有种列为保育类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育联盟(IUCN)2013年更将锯鳐列为濒危(EN)物种。

海保署强调,依据《野生动物保育法》第35条及第40条规定,保育类野生动物及其产制品,非经主管机关同意,不得买卖或在公共场所陈列、展示。若未经主管机关同意而买卖保育类野生动物产制品,可处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且得并科新台币30万元以上、150万元以下罚金,呼吁民众切勿买卖保育类动物产品。◇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