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红斑性狼疮治疗 找到关键免疫监测指标

阳明交大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教授陈斯婷(右)与台北荣总过敏免疫风湿科及全人整合医学科主治医师曹彦博(左)研究发现,免疫检查点可作为自体免疫疾病红斑性狼疮的生物标志。(台北荣总提供/中央社)

人气: 45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3年02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台北荣总、阳明交大共组研究团队,发现“先天性免疫细胞”NLRP12的免疫检查点,也能应用于红斑性狼疮的生物标志,作为疾病监测及评估治疗的指标,这是全球首度发表的新发现。

红斑性狼疮是最具多样表现且复杂的风湿病,临床上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也无法确切掌控病情,医学上对于体内如何引发、调控此疾病的机转也缺乏明确认识,据统计,国内红斑性狼疮病人约有2万多名,主要为15至35岁女性。

台北荣总医院与阳明交通大学合作组成研究团队,找出“先天性免疫细胞”NLRP12的免疫检查点,将能应用于检测红斑性狼疮的生物标志,有助于后续评估疾病进展状况。

团队观察,红斑性狼疮病人的周边血液中,特定种类白血球的NLRP12表现量降低,疾病严重度反而升高,且经动物模型观察,剔除NLRP12基因的狼疮小鼠也有较严重的红斑性狼疮活性,综合实验后推论,缺少了抑制先天免疫力调控因子的狼疮病人,可能会导致第一型干扰素过度产生,进而增强临床红斑性狼疮疾病。

阳明交大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教授陈斯婷表示,这是首度以NLRP12先天免疫检查点表现量,具体定义红斑性狼疮患者具有发炎性体质,过去医界认为只有后天性免疫细胞才有“免疫检查点”,多应用于透过关闭后天性免疫细胞的免疫检查点,活化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侦测及攻击能力,这项发现,不仅有助于了解病患状况,也可望成为新的药物标的。

阳明交大临床医学所博士生、北荣过敏免疫风湿科医师曹彦博说,红斑性狼疮是最具多样表现而且复杂的风湿病,从轻微的皮肤表征到严重的器官衰竭都有可能,但目前仍缺乏可评估病人对于药物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未来可望发展以NLRP12表现量为病患提供个人化药物选择。

此项研究成果已刊登在今年2月《临床研究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封面故事。

责任编辑:陈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