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重现1970加拿大小镇 罗伯‧勒帕吉操偶登台

加拿大剧场大师罗伯.勒帕吉的半自传新作《库维尔1975:青春浪潮》,于3月31日至4月2日在台中国家歌剧院演出。(黄玉燕/大纪元)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3年03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被誉为“当今世界最会说故事的导演之一”,加拿大剧场大师罗伯.勒帕吉的半自传新作《库维尔1975:青春浪潮》,于3月31日至4月2日在台中国家歌剧院演出。在与戏剧学者耿一伟的对谈中,勒帕吉说,这基本上是他人生的故事,将藉人偶呈现,更加多元开放。

穿梭于电影、剧场、歌剧导演、演员、舞台设计等多种身份,勒帕吉与来自戏剧、设计、影像科技、偶戏与马戏杂技等不同领域艺术家,共创“机器神”(Ex Machina)团队,创作出许多惊艳的作品。

《库维尔1975:青春浪潮》背景发生在1970年代的加拿大小镇魁北克,以勒帕吉惯用的独角戏形式呈现;1970年代加拿大法语、英语族群的认同问题,也反映出主角西蒙自身的认同问题。演员扮演“说书人”贯穿全剧,剧中十几个角色皆以日本文乐人形净琉璃形式之戏偶呈现;剧中大量使用70年代摇滚经典,重现70年代时代氛围。

勒帕吉自承是害羞的演员,年轻时跟偶戏团一起演出时,发现藏身戏偶之后表演觉得很自在;在戏剧学院念书时看到日本歌舞伎演出,深受影响,后来在越南制作史特拉文斯基的歌剧《夜莺》时,也曾使用越南水上木偶及台湾布袋戏偶,“歌剧演员通常都站定点唱(park and bark),不知道如何运用身体,让他们操偶效果意外的好。”

舞台空间的魔法展现一直是勒帕吉最为人称道之处,这次的舞台配合人偶打造特殊尺寸,设计一座双层开阖的机关平台,将库维尔小镇街区及自然景观重现在观众眼前。勒帕吉说,故事发生在哪里会带来启发,场景会长出角色,再长出故事。

耿一伟指出,《库维尔》舞台是有点透视、内缩的,因此制作了不同大小的偶,根据站位不同搭配,长大后的西蒙也在回忆里穿梭,每每有不同状态的交替出现都很惊喜,“有一场戏是蝙蝠侠要降到地底洞穴,用电影的方式转场、剪接,电影感很强。”

责任编辑:唐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