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展高雄“不梓有渔” 一窥半农半渔梓官特色

“不梓有渔!?─梓官特展”一窥可农可渔的梓官地域特色。(方金媛/大纪元)
人气: 42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3年08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方金媛台湾高雄报导)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第16档“展高雄”系列特展,8月3日推出“不梓有渔!?─梓官特展”,带领民众了解梓官半农半渔、“北农南渔”的地域特色,一窥这块土地的人们如何发光发热、享受生活。

文化局副局长林尚瑛表示,展高雄系列透过大量资料收集与整理,建构大高雄完整的文化风貌。梓官位在高雄滨海平原,对于高雄产业发展是很重要一环。回溯百多年以来半农半渔的特性,随着时间表现得更精致与专业,特展农渔并进,展现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图样。

梓官区农会推广部主任吴昭璇提到,早期梓官种蔗交予糖廍的农作模式,经过长期磨合,发现种植短期叶菜便可以在25至40天内收成让一家温饱。从工具与技术不断改良延长蔬菜保存期限,从实体行销到电子销售农业一直在进步,农业与生活息息相关,邀请大家来认识梓官出产的叶菜和水稻。

梓官区的乌鱼产业曾有一段辉煌历史。
梓官区的乌鱼产业曾有一段辉煌历史。(方金媛/大纪元)

特展以农渔两大产业为叙事主轴,辅以老照片、古地图、历史文献、田野访查、影音资料及各式实体物件等,加入生活的图像,呈现更完整的梓官文化纹理。

展区分为4大部分:“梓官入门”描绘梓官不同时期的区域变化及地理环境,并介绍仅留地籍的“消失的村落”;“北边梓官菜多多”以梓官中崙城隍庙现存的〈严禁恶丐强索泼扰碑记〉开启从清代迄今的农业发展脉络,到二战后逐步成为高屏地区重要的叶菜生产及蔬果集散据点的转变;第三展区“南边渔鲜够海派”则追溯梓官渔业发展历程,从清代的养殖鱼塭、乌鱼产业,到今日蚵仔寮渔港成为“现捞仔”渔获交易所在地的产业型态。

集结地方力量发起的“蚵寮小摇滚”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集结地方力量发起的“蚵寮小摇滚”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方金媛/大纪元)

集结地方力量发起的“蚵寮小摇滚”近几年受到年轻人的青睐,让在地的潮流吸引年轻族群回流。最后一区“地方放送台”,馆方邀请在地不同产业的人们,叙说着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点滴与期待。

“展高雄特展”为2010年高雄县市合并后,高史博以文化行旅的概念,展现原高雄县的多面向文化,从文史角度出发到近况发展,期盼让大众更深刻地认识在地故事,且能实地走访各区感受来自土地的温度。◇

责任编辑:唐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