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作家会被历史感激?--读王开岭《跟随勇敢的心》

余杰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31日讯】元旦的夜晚,我一边听中央电视台转播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一边读王开岭的新作《跟随勇敢的心》。王开岭在这本书中讲述了一些伟大的心灵、一些伟大的著作,这些伟大的心灵和著作像星辰一样照亮我们,像火焰一样温暖我们,“他们是锐角,暗夜中最嘹亮和惊险的‘锐角’。像矛刺、像号筒、像钢钉、像蒺藜,锋芒所向、剑气所指,无不是黑夜中最黑、最毒、最凶、最险的东西……他们是诗人,是作家,更是斗士和良心;是知识分子,更是真正的爱国者和人道者。”我被打动了,我觉得书中的文字仿佛在与音乐会中最动人的交响乐一起呼应、倾诉、回旋和呐喊,与金色大厅一起闪烁和荣耀。《跟随勇敢的心》副题为“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而我一直以为,了解一个知识分子在阅读什么样的书籍、在咀嚼什么样的精神粮食,就可以洞察他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灵。这一次,王开岭没有让我失望。

当许多中国文化人都在煞有其事地呼唤“有体系”的、“原创”的“思想”的时候,王开岭却通过讲述索尔仁尼琴、奥威尔、加缪、伯尔、克里玛等作家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事实:今天中国最匮乏的并不是貌似高深的“思想”和“学术”,而是直面现实、言说真相的良知与勇气。说出“常识”并不需要多么深奥的思想,却需要开罪于权力者的勇敢。对于那些“勇敢的心”,王开岭选择的是跟随而不是回避,是景仰而不是拒绝,是赞美而不是嘲笑。然而,今天大多数中国作家却已经沦落为《皇帝的新装》里的弄臣和小丑。在我们的书籍、报刊、电视和网络上,充斥着滔滔洪水般的假话、谎话、套话、空话、歌颂的话、献媚的话、言不由衷的话、自相矛盾的话和自欺欺人的话。连提倡说真话的巴金老人也并没有说出多少真话,更何况那些以“躲避崇高”自诩的后辈呢?多年在一间阴冷的地下室中读书和写作的王开岭,却正告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左右逢源、名利双收的文化人说:如果没有一颗勇敢的心,你们就不可能被历史所记住、被历史所感激。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经历了与俄罗斯一样深重的苦难,我们却没有诞生一个我们自己的索尔仁尼琴。在面对那无边的苦难时,陀思妥耶夫斯基首先想到的是“我是否配得上承担这种苦难?”而“龙的传人”们却在揣摩“如何坐稳这奴才的位置?”

是做“深水鱼”,还是做“浅水鱼”?是在黑夜中寻找光明,还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索尔仁尼琴把自己比喻为一条“深水鱼”、一头固执地去顶橡树的“牛犊”。黑暗是存在的,然而最可怕的并非黑暗,最可怕的是习惯黑暗并歌颂黑暗;镣铐就在身上,然而镣铐并非最痛苦的折磨,最痛苦的折磨是什么呢?“不能浮出水面,不能公开发表作品,不能用一支笔去影响周围的生活,尤其不能去影响成长中的青年一代──而是把他们白白拱送给敌人去毒化、去‘培养’──这是包括索尔仁尼琴在内的‘深水鱼’们每天都遭受着的炙烤和煎迫。他们几乎听得见灵魂□□冒烟的焦糊味……”有多少中国作家会感受到这样揪心的痛苦呢?“多乎哉?不多矣。”在同样的绝望中,中国诗人食指写下了《鱼儿三部曲》,其中有如下几句──

“当鱼儿完全失去了希望
才看清了身边狰狞的网绳
春天在哪儿啊,它含着眼泪
重又开始了冰层下的旅程”

食指疯了,索尔仁尼琴却目睹了帝国的崩溃。当圣火复活的时候,黑暗只好仓惶逃遁。石映照在《苏俄流亡者的复活》一文中写道:“俄罗斯为什么这么黑暗?现代极权统治如何轻易地就毁灭了这么伟大的国度?作为观光客的罗曼﹒罗兰说不清楚,研究权力异端的茨威格也说不清楚,它需要一批来自这个国度的真的勇士和警世者的努力,《日瓦戈医生》这样做了,索尔仁琴尼的《古拉格群岛》紧随其后,然后还有扎米亚京,他的流亡成果是《我们》。”确实,自由只属于那些有勇气追求自由和捍卫自由的人,自由从来不会自动降临到那些企图“守株待兔”的人身边。当年,在克格勃特务们阴毒的目光下,索尔仁尼琴义无反顾地宣称道:“我不属于我自己,我的文学命运也不属于我个人的文学命运,而是所有那千百万人的命运,他们没来得及写完、低声说完、用喑哑的声音诉完监狱里的命运,和自己过于迟了的劳改营中的发现。”是的,他的笔就是一把铁锹,撬动了帝国用花岗石建造的基座。

在《跟随勇敢的心》中,若隐若现地存在着这样的一个主题──“你是怎么熬过来的”。这个主题是由一个小故事引发的:苏联东欧的专制制度崩溃之后,在加拿大一所大学的课堂上,有人就当年的“布拉格之春”询问一位捷克流亡者的女儿,好奇的局外人大概想知道,这二十年的光阴大多数捷克人是怎样熬过来的?这位平时嘻嘻哈哈、性格活泼的女生先是一阵沉默,然后突然失声痛哭。这哭声引起了远在万里之外的王开岭的思索:是的,“你是怎么熬过来的”既是一道同贫困、饥饿、监视和各种威胁打交道的严峻生存课题,更是一记人格、尊严、良知面临诘问与挑战的精神性质疑,因为它还有另一层潜台词:“那时,你在干什么?”这是一场无法回避的问答。正像文革结束后,每一个知识分子都面临的庆幸与尴尬:除了“受苦”,你还干了什么?这是我们所有人的问题──无论是加缪《鼠疫》中那些侥幸的幸存者,还是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生活在“老大哥”阴影下的人们;无论是写下了《不合时宜的思想》的高尔基,还是写下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昆德拉……

与“你是怎么熬过来的”密切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留在祖国”。王开岭认为,对该问题作出了“最有力和最让人信服的回答”的是捷克作家克里玛。克里玛是这样说的:“我可以重复向她解释:因为这是我的祖国,因为在这里有我的朋友,我需要他们正如他们需要我一样。因为这里的人们和我讲的是同一种语言,更因为我愿意继续写下去,作为一位作家更意味着紧密关注人民的命运,不能漠视它,应该为那些不能为自己辩护的人辩护……对国外能享有的那种自由生活,因为我并没有参与创造它,因此也不能让我感到满足和幸福,正如我不可能感受到他们国家的悲哀一样……我还可以对她说,我喜欢在布拉格大街的鹅卵石上漫步,那街名让我想起这座城市的古老历史,我熟悉并理解它的历史……”正如丹东所说的“我不可能把祖国放在鞋底带走”,克里玛选择了留下,并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以勇气为写作的源泉,以信仰为生命的支柱,他不惧怕更为艰难的“内心的流亡”。克里玛不愿意离开,是因为爱;他不愿意说谎,也是因为爱──爱街道上的鹅卵石,更爱走在鹅卵石上的每一个坚忍不拔的同胞。对此,王开岭评论说:“‘因为我没有参与创造它’,这是最令我感动的。也就是说,之所以选择留守而非流亡,就因为‘我’想亲手参与自己国家的‘创造’,之所以没有率先踏上自由之路,就因为‘我’有一个梦想:要把生命和信仰的种子,最直接地埋植在这块土地上,要亲眼看到贫瘠的它是怎样一点点升起自由、尊严和力量……就像一位农夫,只有吃到亲手栽的蔬菜、亲手烤的面包,他才会欣慰而笑,才会获得价值和意义,才会真正地器重自己。”让人欣慰的是,克里玛和哈维尔都迎来了这一天,自由像阳光一样抚摸着他们皱纹深深的脸庞,“亲手创造”的幸福充溢着他们的心房。他们用生活和写作证实了人身上存在的高贵性,他们用生活和写作申明了一个永恒的信念:虽然不是每一个农夫都能够吃到自己种植的香喷喷的粮食,但是收获的那天最终会来临,你的朋友、亲人和子孙都将享受到你的福荫。他们都会对你的劳动和奉献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我愿意与王开岭一样,成为那些勇敢的心的不悔的跟随者。

【明心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从女星裸照风波后﹐刘嘉玲终于勇敢地站出来﹐发表了书面声明。另据报导﹐警方将重新了解当年侦查该案的过程及结果。

  • 日,香港《东周刊》登出刘嘉玲裸照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引起香港演艺圈的集体大公愤,香港特区政府也对受害女星表示百分百支持,令香港警方也重新拾起12年前的旧案子,表示要一查到底。受害女星刘嘉玲在大家鼓励下也勇敢站出来,不仅痛斥《东周刊》的不道德行为,更加表示要提供线索帮助警方把旧案彻查清楚。昨日,又爆出香港警方有情报显示罪犯拥有当年完整的“强暴实录”,并会在近日公布。但是受害女星刘嘉玲当年曾经否认过受到了性侵犯,使得这个事件波澜又起,事件的真相更加扑朔迷离。相对于这个事件的频频爆发,涉事各方却显得相对平静。
  • 这是一个媒体时代,而且是电子媒体犹胜一筹,表达自我是很重要的竞争力,特别是口头表达力。不过,话说得再好,都不如有个敢表达的胆子重要。所以,建立孩子的自信、给他上台的机会,都是培养他勇敢表达自己的方法。
  • 因东周刊裸照事件成为新闻人物的港星刘嘉玲,已确定来台参加金马奖典礼,她将和金马奖评审团主席侯孝贤合颁最佳剧情片。另外,资深导演王童与影星陆小芬则将合颁最佳原著剧本奖。金马奖颁奖典礼十六日晚间在高雄隆重登场,刘嘉玲近日因在东周刊事件中表现勇敢,成为热门新闻人物。在金马奖执委会力邀下,她将来台担任典礼嘉宾,和侯孝贤一起颁发最佳剧情片,预料将为活动气氛掀起高潮。
  • 因病坐在轮椅上已24年的“月亮歌后”李珮菁,昨天在民视“综艺大集合”节目里终于勇敢地”站”起来,靠着自己的双脚站在舞台上,接受现场观众的热情鼓掌。每天持续不断从事复健工作的李珮菁乐观地告诉大家: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真正站在舞台开一场告别演唱会。她希望大家再给她一点时间,有一天她一定会不负众望,在不靠任何辅助工具的情况下站在舞台,高唱招牌歌曲“我爱月亮”。
  • 一天深夜,我沿着一条灯光昏暗的小径走回家。经过一片厚厚的丛林,我突然听到有人挣扎喘息声。我慌乱地停下脚步,仔细的聆听。果然没有错,那是两个人闷着头在扭打的声音,或间夹杂着衣服撕裂声。我立刻明白,就在这咫尺之遥,一个女人被袭击了!
  • 台湾陈水扁总统表示,“改革”永远是一道“知易行难”的复杂习题,除了勇敢坚持外,更需要耐心沟通,才能化解误会,获得人民的最大支持。
  • 大纪元12月1日讯】(中央社记者郭芳贽清迈市特稿)分散在泰国北部五省的台商大多是农业科技厂商,以往要组成台商联谊会并不容易。来泰二十四年的张荣三于三年前经驻泰国代表黄显荣鼓励下勇敢筹组成立了联谊会,日前在庆祝成立三周年时,再度连任当选第三届会长,黄显荣特地前来致贺,证实这位云林农家子弟的爱心受到政府的肯定。宜兰籍的黄显荣四年前履任后,特别重视辅导台商,当时台商联谊会都在曼谷和附近地区以及南部,泰国北部和普吉岛都是台湾观光游客最多地区,也是需要照顾的地区。为此在走访时特别加强与台商连络。在清迈市时认识当时默默做生意的张荣三,两位台湾草地郎相处特别融洽。
  • 在我的一生中,好几次我曾经伫立在相似的十字路口,眺望着地平线,苦苦搜寻着人生的目标。在那样的时刻,你可以选择逃避,开始怨天尤人,但你也可以选择疗伤止痛,勇敢地走下去,保持你的爱心。──伊丽莎白•库伯勒(ElizabethKubler-Ross)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