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看潮 

font print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6日讯】
宋 李嵩
月夜看潮 册
绢 设色 描金
22.3 x 22公分

南宋文化其精致优雅居历朝之冠,国都所在地杭州,风景优美,附近的钱塘江、太湖吴兴风物,皆是画家诗人的灵感泉源。西湖胜景加上不断兴建的宫殿、楼阁、庭园,更培养了诗人画家浪漫的生活方式。“月夜看潮”正是符合宫廷品味的台阁界画山水,此类作品乃用来歌颂国家笙歌太平,仿佛欲振奋南宋王朝逐渐衰颓的信心。

  浙江东流入海处的钱塘江,素以江潮险峻闻名。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至十八日,浪涛汹涌澎湃至数丈,数百里士女,共观舟人渔子,谓之弄潮。钱塘观潮之举,在唐、宋之时很盛行,又以南宋为最。宋吴自牧(公元13世纪中晚期)《梦梁录》卷四,即有此记载:“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十八日盖因帅座出郊,教习节制水军,自庙子头直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侍等顾赁作看位观潮。”

  此图绘杭州岁岁观潮之乐,台榭亭阁,花木奇秀,影映湖山。天际皎月高悬,沿岸豪门贵宦的平台阁楼上,多人伫立观赏卷涌而来的浪潮。人物皆以粉点成形,再用墨笔勾勒,然因年代久远,画上点粉均已脱落,徒留白影而已。楼阁内部陈设简单,装潢尚典雅,置有一朱漆插屏及两张圆藤墩。根据北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的敕令,红漆家俱只有皇室可使用,富贵人家则多漆以乌漆,故此图所绘应是皇亲贵戚的豪华建筑。

  画面楼身透空四周无壁,“单檐歇山式”屋顶和曲折回环的走廊,平直中另有变化,整个建筑组群主次分明,繁复而不乱。屋顶平梁上有丁华木抹头栱,为典型宋代较简朴的处理手法。(注1)图中建筑分区组合丰富,无论是在高台主楼上凭栏观赏,或是穿过厅轩、曲廊庭院,都予人步移景换的感受。华丽的宅第内更有时兴的斑剥怪石置于庭中,以为假山之用,旁则植有棕榈树。画家运用“框景”的园林造景手法,绘边角式台阁界画山水,以局部象征全体,创造出多层次引人入胜的景深效果。

  杭州八月正是丹桂飘香的季节,赏桂与中秋观潮同样具有强烈地域性。为了取得画面构图的平衡,在景观相对薄弱的地方,以山石树木来点缀。透过高阁脊檐和乔柯的枝梢,遥望潮峰奔腾、浪花飞溅的钱塘江,远山则构成优美的天际线。画家仅取宫苑建筑之一角、远山一抹用花青淡染,成功展现“江天一色,孤帆一片天边来”的寥阔之感。

  有关此画的相关着录资料,见于清厉鹗(1692─1752)《南宋院画录》卷五:“李嵩夜潮图,绢画小斗方一张,画法工致,上有蝇头小楷,题曰:‘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识两字曰李嵩。有坤卦图书,观于扬州张黄美家。”此段记载与“月夜观潮”有两点差异,一是原画形式非纨扇,而为小方幅;二是画家款署比故宫本少一“臣”字;怀疑可能是为另一副本。在传世的南宋院画中,经常可见多件作品同出于一稿,譬如马和之(约活动于公元12世纪中叶)“诗经绘图”、李嵩(约活动于1190-1264)“花篮”、“市担婴戏”等,可见当时风尚为此。

  关于李嵩,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书成于1365)有此记述:“李嵩钱塘人,少为木工,颇远绳墨,后为李从训(约活动于1120─1162)养子。工画人物、道释,得从训遗意,尤长于界画。光、宁、理宗三朝画院待诏。”细审图左下方署款:“臣李嵩”,再比较李嵩其他几幅有可靠名款的作品,譬如嘉定辛未(1211)所作“货郎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以及“天中戏水”、“花篮”、“市担婴戏”(皆为本院收藏),疑“月夜观潮”非出自于同一人之手。(注2)

  自苏轼(1036─1101)提倡“诗画本一律”以来,两宋画家普遍重视诗词修养。诗人在文字中诠释对自然佳节的感受,画家则借着描绘诗句的过程,表达了对宋朝的咏赞之情。幅上有宁宗皇后杨妹子(1162-1232)题苏轼“八月十五看潮”诗两句,乃神宗(1048-1085)熙宁六年(1073)苏氏于杭州任通判,中秋观看钱塘江潮所作。(注3)近代学者江兆申先生认为画上所题十四字小楷,似已受文徵明(1470─1559)书法之影响,又右下方“臣李嵩”三字名款,与题诗字虽略有不同,然笔法却很一致,可能为同一人所写。因此这张画应该是真宋画,而由后人加上假题识之例。(注4)

(林莉娜)

转载于台弯国立故宫博物院
“国立故宫博物院 著作权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画重要的题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体现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画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称“湖州派”。对后世墨竹发展影响极大。他的表弟苏轼亦曾为其写过许多首题画诗。今天我们就从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图》来看看,这幅画为何让人过目难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