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研究员染煞原因 学者认为灭菌不慎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徐毓莉台北十七日电)拥有全台湾顶尖实验设备的国防大学预医所研究员做实验时感染SARS,实验室安全成为各界关注焦点。学者研判,在实验室的防护下,加上个人防护设备,应不至于遭到感染,推论这名研究人员应是个人疏忽,在灭菌过程中不慎导致染煞。

台湾国家卫生研究所博士梁春金指出,依照病菌的危险性、传染途径以及引发的严重性,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属于第三级危险病菌,实验操作过程的规范相当严格,即使实验室的防护设备不够完全,个人防护设备如果做足,包括N95、N100面罩、两层手套、隔离衣、头罩等一样不少,且完全依照消毒、灭菌程序处理,不致于发生感染。

阳明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免疫学教授蔡文城表示,实验室内污染物的处理程序相当重要,且丝毫马虎不得,在将一些塑胶吸管、锥型瓶等固体或液体的污染物拿离开生物安全实验室前,应先用酒精消毒,包装妥当后再消毒一次,然后再以高压灭菌器处理,最后才是脱掉手套与口罩。

蔡文城推论这名感染SARS的研究员,可能是在处理污染物时次序有错,而无意中碰触到病毒。他进一步指出,实验室的意外很难完全避免,只要稍有分神或大意,就有可能遭到病菌侵袭,这次的事件相信会让所有实验室人员提高警觉。

蔡文城指出,台湾在很久以前,因为一名兽医感染布鲁氏菌症这种人畜共通病,结果到医院抽血,医院的医检助理将病菌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后,操作过程中也不慎被感染,不过这类的情况随着实验室设备的先进,近几年已经很少发生。

根据检验师表示,在操作危险性较高的病毒时,必须依照规定在安全生物箱内操作。生物操作箱也随着防护设备而分几个等级。操作箱外观是一个透明的玻璃箱,作用是让检验者将检体置入操作箱中,以双手伸入操作箱中操作,以保护身体其他部分。如果是更严密的操作环境,在实验区域入口有缓冲室,还有更衣室的设计,实验区内有独立真空抽气及负压装置,出口也装设洗手、喷脸和冲眼的设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