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文周:聆听傅聪

雨文周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当我们踩着西天最后一道余晖走进曼哈顿的时候,市中心鳞次枇比的摩天高楼已经被隐隐现现的霓虹点亮,远远望去,宛若银河在沉幕的宇宙间奕奕生光,令人怦然心动!

今夜的卡内基大厅灯火通明,在此起彼伏的绚烂中脱颖而出,只因一个名字——钢琴大师“傅聪”,这里将无容质疑地成为整个纽约乃至整个世界乐坛最耀眼的亮点!

说来总觉得惭愧,作为一个爱乐者,曾经无数次听过钢琴名家的演奏专辑,譬如鲁宾斯坦,阿什肯那基,譬如阿劳,但是听傅聪却很少。

记得有一次作客好友家,朋友知道我是古典乐迷,饭后品茶的当尔特意选了一组肖邦的夜曲,当B小调夜曲柔美的琴音如月色穿过半掩的窗帘流泻般打在窗台上的时候,我的心一下子被融化了,那琴音没有鲁宾斯坦般嚣张,也没有阿什肯那基的哗众取宠,音线的展开舒缓如丝缎,而每个音节似乎都渗透着演奏家的情感,朋友说那是傅聪!自那次以后我开始留意傅聪的演奏版本,但是在纽约我却很少看到。

前些天和好友何震东夫妇谈起有关10月9日在卡内基演奏大厅的傅聪70周年演奏会,何先生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人生有多少个70年?如此盛事岂容错过?

何震东先生是著名的吉他演奏家,上海第一所吉他学校红棉吉他的创始人,对音乐有相当独到的见解,说起傅聪,何先生言简意赅的三个字“了不起”似乎包容了他对这位钢琴演奏家的所有崇敬和赞美之意。

每次观赏这样的演出,一丝一毫不敢怠慢,如同赴一场思慕已久恋人的约定,而当拾级而上步入卡内基大厅的时候,眼前华服盛装,人影撰动,方知人心如我,并不落单。

初见傅聪,内心说不出的惊讶。

世人常叹:人生七十古来稀。一个古和一个稀字道出了生命的悠悠迟暮,但是在精神矍铄的傅聪身上我却看不到那份萧瑟。50年代留洋的他却依然一袭玄色中装,洋洋洒洒的举手投足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诗人李白的风雅倜傥,而神态中的飘然逸世又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当他坐在钢琴前指尖挥舞的一霎那,整个卡内基一下子寂静了下来,静得让人觉得些微的呼吸似乎也是对音乐的一种践踏。

音乐会从海顿的“G大调奏鸣曲”拉开序幕,由“F大调奏鸣曲”作为承接,在“舒波特的C大调未完成”中结束了上半场。

由于一直以来的手疾的困扰,傅聪在演奏中依然戴着露指的手套,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对每个音节几近完美的把握,而他对音域的连贯性所表现出的细致,又充分显示了他对作品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力。

而对全场观众而言,下半场的演奏无疑更是撩拨心弦的经典。

除了演奏华人作曲家宋复元具有中国风内涵的组诗套曲外,下半场的主题就是肖邦。

众所周知,肖邦的马祖卡一直是傅聪引以为豪的绝技,曾经在第5届肖邦钢琴国际赛中被誉为是“比波兰人更能诠释肖邦的‘中国的肖邦’”,正因如此而奠定了他在国际钢琴乐坛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马组卡舞曲”时而激跃时而内敛,一招一式都是出神入化。

当他的压轴曲B小调奏鸣曲在卡内基大厅缓缓响起的时候,如诗如画的演奏如同钢琴家由衷的内心独白,不单单从技巧,更是从音乐的深层意蕴中完全地展示了肖邦这位钢琴诗人内心的彷徨无奈怀恋和伤感之情,令全场观众如痴如醉。

聆听傅聪,内心某处总有一丝牵动,而当这种沉湎已久的麻木被他神话般充满灵性的音符唤醒的时候,你会无可抑制地泪如泉涌,为那些充溢在空气中的温馨,为那些舞动在耳鬓间的美好。

演奏会在无数的掌声喝彩和鲜花中缓缓落幕了。

一个名字,一个为世人引以为豪的名字——傅聪就这样在我的心里深深烙印着了。是他指尖中流动的永恒,更是彭湃于他内心的一种对于艺术的热诚和不懈追求的精神。

正如他在自诉中所说的:“伟大的音乐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你的演奏永远不可能像作品那样完美。对此你心里有数,可你还是孜孜不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去追求这个东西,而且在这个追求过程中也有一种无穷的乐趣,你每一分钟都会发现新东西,每一次你发现的东西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啊!每一次你又能看到多“一滴水”,你会高兴你又看到新东西!”
人生还有什么比不断地得到更令人充实的呢?

“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精神”。

曾经是他的父亲——中国当代最有才华的翻译家文学理论家傅雷先生对他的谆谆教诲。
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如此辉煌的傅聪。

更是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正在渗透蔓延影响更多的后来人,难道这不是值得令人欣慰的吗?

当我们走出卡内基大厅的时候,秋末的晚风已经有了浓浓的凉意,但是我的内心却温暖着,因为一场无可挑剔的演奏,因为一次不期而至的聆听。

也因此忽然就喜欢起了秋天,它在初冬将至的最后一刻,没有忘记将最丰硕的红苹果留给了一个迷茫的灵魂,教我在静心顿悟的一刹那,将生命的芬芳记忆一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题记:有时候她感动并不为人,只是因为路边的一片枯叶,黄昏时的一抹醉红,暗夜里的一株路灯,还有月圆时的那轮澄澈。
  • 能够听到叶落,那或许整个驿站没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时接待人员应该也歇息了吧。 整个诗篇,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孤独、失落。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 我要写篇短文纪念我刚过世的朋友,林建兴。林大哥生前写道:“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我喜欢喝茶,虽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凉了,余韵袅袅,还是会让人回味无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