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俄学者:蒋方良有俄女性坚贞的爱情观

人气: 2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2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弘光莫斯科15日专电)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拉林教授说,前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的遗孀蒋方良女士,她有俄国传统女性坚贞的爱情观,一生感情守着自己的爱人,守着儿女,始终如一,无怨无诲。

拉林 (Aleksandr Larin)今天上午看到台湾传来蒋方良去世消息时说,大家都一直关心她的病情,没想到她走得那么突然。由于蒋方良最后岁月中三个儿子接连离开人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让曾经写蒋方良故事的拉林都为她的遭遇感到悲伤。

据了解,十九世纪帝俄时代有12月党人资产阶级革命,那些革命失败的贵族,他们的妻子曾写信要求沙皇自愿随犯叛乱罪的夫婿到西伯利亚流放,俄国诗人曾经以此描述俄国女人独特的爱情观诗词传世。曾经到现在叶卡捷琳堡乌拉尔机械厂,探访蒋方良与蒋经国在西伯利亚走过足迹的拉林说,他在蒋方良身上看到这种令人刻骨铭心的坚贞爱情。

拉林曾经在俄罗斯著名消息报发表一篇“芬娜的台湾旅程”,写这位来自俄国平凡家庭的女儿,在西伯利亚乌拉尔机械厂认识一位俄文名字叫“尼古拉”的中国年轻人,没想到这名年轻人竟然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蒋介石元帅的长子蒋经国。后来蒋经国成为台湾的总统,芬娜也成为台湾的第一夫人。

在1992年间“芬娜的台湾旅程”发表后,在当时苏联刚解体的俄罗斯,这段芬娜的传奇在俄罗斯引起广泛的注目。这些年来,蒋方良的身份地位与特殊的国籍,一直是台湾历经反共抗俄政策后,台湾与俄罗斯关系维系的重要线索,拉林用汉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蒋方良的独特。

在六零年代初期,东西方冷战达到高峰,台湾第一家庭重要成员是俄国人的事实,在当时诡谲多变的局势中,有其特殊的意义。拉林说,事实上,蒋方良出生在俄国很普通人的家庭。因为父母亲早逝,由大她十岁的姊姊照顾她长大成人。

拉林回忆说,在乌拉尔机械厂,蒋方良的旧识,过去的女朋友们谈到芬娜,她们都记忆深刻。当时俄国人口女人比男人多,在同为女性圈里,漂亮的芬娜能有那么多女性朋友喜欢她,显示蒋方良是个热情洋溢深受欢迎的人。蒋经国的亲和力,及喜欢与群众打成一片的生活态度,受到蒋方良很大影响。

拉林说,蒋经国在俄罗斯时,当时政治环境非常复杂,但是都能一一化解,芬娜扮演很重要角色。后来蒋经国在他写“苏联的日子里”书中,也强调芬娜是最了解他,给他帮助最大的人。

拉林教授曾经在1992年访问台湾,与当时的外交部次长章孝严见面,转交乌拉尔友人给蒋方良的信件与当年的旧照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