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鞋品国际化除认证尚需长程扶植规划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二十六日电】经济部推动的“MIT”台湾制鞋品认证标志今天诞生,政府盼借此塑造台湾鞋品优质形象,以跨入国际;业界则期望政府须有多面向而长程的扶植规划,勿仅单点操作。

经济部主导规划的“MIT”台湾制鞋品认证标志今天诞生,政府除邀请已通过检验、取得认证标志的业者参加“MIT”台湾制鞋品认证标志发表会,会中特别举行授证仪式;经济部长何美玥指出,期望透过认证标志的推动,塑造台湾鞋业优质形象,最终导入国际市场。

尽管如此,制鞋业者并不认为推动台湾鞋业品牌跨入国际,单靠推动台湾制鞋品标志就能成功。台湾制鞋品标志推行委员会主委林进兴表示,台湾鞋业若要脱离代工业,致力自创品牌,一个品牌要站稳脚步,起码费时五到十年,推动标志只能算是起步。

然而经济部工业局目前仅规划今年编列新台币一千三百万元,作为打响MIT标志经费,作法上也只规划今年十一月初起,透过MIT标志广告,邀约更多台湾鞋业申请认证;除此之外,根据经济部工业局所说,目前迄无明年度规划案,长程品牌扶植方案更是不见踪影。

对此,林进兴说,台湾内销业者尚有一千家,光谈认证的推动,若要做到有口碑、有公信力,以便让台湾消费者先爱用MIT鞋品,至少要在两年内获得一百五十到二百家业者参与,当中更要包含大品牌,以凝聚业界共识,才能在消费市场上发挥效应,站稳台湾市场后,才能跨入国际。

对于政府希望台湾鞋业能成为国际品牌,林进兴坦言,政府不能只推标志认证,更要在第三年让台湾品牌跨入国际市场,例如:设法让台湾品牌在全球发行的鞋品设计杂志ARS上曝光,并要学习日本与韩国的团体战,由政府规划优质品牌,同步到国际展场参展,打开知名度,唯有团体战,才能让台湾自创品牌鞋业成功跨入国际。

已同步跨入台湾与欧洲市场的Miss sofi则质疑,自创品牌就是要跨入国际市场,而台湾与国际市场必须“同步”经营,若是只先打台湾市场,并冠上MIT标志,若标志推动效果不彰,无法将MIT与优质品牌划上等号,恐怕无法塑造国际品牌形象;建议政府扶植“品牌”,应先了解品牌的市场操作模式,现在自创品牌的业者要卖的是“品牌”的价值,而非仅只是“鞋子”而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