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民众看法╱涨价…转诊配套不足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昶闵、魏怡嘉、周富美╱台北报导〕台湾健保新制公告上路广受各界争议,部分专家与民众认为,在现今基层医疗品质下,贸然提高部分负担,无疑是以惩罚病人为手段,借此填补健保财务亏损,对于转诊率与医疗品质的提升,并没有实质帮助。

台湾医疗改革基金会认为,转诊新制只是为了合理化部分负担调涨的正当性,但却没有告诉民众,如何在基层找到可信任的好医师?如何从基层顺利转诊到大医院?

五十三岁的管理员廖坤乾也表示,政府要实施新制前,应先强化基层医疗水准,提升民众信心,否则即便涨价,为了能快看好病,节省时间成本,他还是会以大医院为优先考量。

家住板桥的他表示,他有一次罹患皮肤病,连换了三家地区医院,舟车劳顿,一连看了两个月都未见改善,最后到了台北马偕医院后,病情才明显好转,这段期间花了很多时间,他质疑有些基层医师为了牟利,刻意让病人一再回诊。

消基会董事长李凤翱则表示,健保局极力推行转诊制度,但转诊病患的病历纪录是否能全数转出仍是个问题,若转出病患的病历只有部分摘要,或是写得不够详细时,又该如何是好?健保局的立意良善,但实质上仍是为了解决财务问题,能否达到落实转诊的效果令人质疑。

——————————————————————————–

焦点评论╱转诊…涨价美丽借口

自由时报记者魏怡嘉╱特稿

健保调涨门、急诊部分负担,一厢情愿以为能达到转诊的目的,但是以现在台湾国内八千六百多家诊所中,有七千多家跟医院没有任何的合作关系,可以预期的是,绝大部分病患在拿到转诊单后,站在诊所门口,还得伤脑筋要到哪家医院挂号。

至于转诊病患是否挂对科别?是否挂得到号?则是病患自己的事,而这样的转诊,是什么转诊?充其量只是粉饰门、急诊部分负担调涨、舒缓健保财务的美丽借口。

目前台湾国内医疗体系,只有家医社群有转诊实际经验,民众生病到这些受到健保局认可的家医社群看病,如果必须转诊到大医院,这些诊所因与特定医院有合作关系,可以直接将病患转到该医院看诊,有的还会帮病患先挂好号,甚至可以指定医师。

但推行了两年,国内家医社群只有二百六十九个,八十五%的诊所在遇到需要转诊的病患时,在开给病患转诊单后,就两手一摊,接下来病患得要自己想办法,如果不要转诊,那么就请付更多的费用径行至大医院,如此的转诊制度设计,只把问题丢给病患、惩罚病患。

检视这次健保局端出的转诊措施,转诊单只有一次有效,即便第一次经过转诊,之后若每次都必须到大医院看病,病患还是得多付钱。

再者,手术或住院病患七天内必要性回诊视为转诊,即不用多付增加的调涨费用,但要不要回诊,当然是由医师决定,医师说要回诊,病患能因为已经回诊过一次而不回吗?尤其手术有时难免会有后遗症,病患被迫一再回诊,由民众来承担更高的费用,合理吗?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国内目前的诊所,大多以内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及眼科居多,对于非一般性的疾病,如血液骨髓或是红斑性狼疮等疾病,大多无处置能力,这些病患若未达健保重大伤病免部分负担标准,势必被迫要直接到大医院,此次部分负担调涨及转诊相关措施规划,似乎明显忽视了这些人。

——————————————————————————–

劳工团体反对涨价

〔自由时报记者丁匀婷╱台北报导〕针对卫生署拟调涨健保部分负担及设立医疗重建基金,劳工团体表达强烈反对之意,也痛批现行部分负担,已造成经济弱势民众高就医门槛,若健保局将民众部分负担按点值浮动计算,既不用再提高民众部分负担,也可纾解财务压力,否则被保险人是无法接受的。

全产总举例说明,九十二年SARS期间,民众就医及就诊次数明显下降,但医疗费用申报点数却比九十一年还高,唯一的合理怀疑是健保支付标准毫无节制调高所致,分明是健保局控管不当,在总额点值未结算前,即以每点超过九成以上的金额预付医界,造成健保安全准备所剩无几,还发生两年溢付近四百亿元的荒谬问题。

劳工团体痛斥,转诊制度仅是健保局调涨部分负担的借口,依健保法第卅三条之转诊精神,逐级转诊者之部分负担,本应由原来就诊的医院层级之部分负担缴纳费用。

全产总不满表示,政府怎能透过五百亿“医疗重建基金”,来填补健保局管理不当亏空,却不向医界追缴溢领金额,此举分明宣告总额支付制度及台湾医界良心之死刑,劳工团体当然反对设立“医疗重建基金”。

劳工团体表示,健保医疗给付规模从开办之初的二千四百多亿元,到九十四年将突破四千亿,十年间的给付规模成长了将近七成,健保特约医疗院所家数也从原来的一万五千余家,增加到二万二千多家,可见现行健保给付水准对医疗产业而言,仍有极高利润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