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闻透视╱年初 扁本有意让陈菊接内政部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邹景雯╱特稿)陈菊昨日公开辞去劳委会主委一职,这个断然动作已让府院安抚慰留难以着力。

上任五年多,陈菊是当前政府内阁中唯一从两千年政党轮替后续任至今的首长,她为负起政治责任离任后,是否会牵动民进党内的派系关系﹖值得进一步观察。

今年元月,陈水扁总统宣布由高雄市长谢长廷组阁时,陈菊的动向受到新潮流的关切,当时,陈总统在与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每周固定会面中,曾主动问起“喇叭”对人事改组有何意见,陈菊当即被提到台面上讨论。

邱义仁告诉阿扁,陈菊在劳委会干了四年多,应换换跑道做其他历练,把机会交给继任者,也可提升劳委会的新气象。

新潮流内部一直盛传陈菊要去选高雄市长,但当时邱义仁的理解是,选举并不是陈菊的优先选项,除非是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时﹔她并不排斥留在政府部门服务,而第一大部内政部,正是喇叭认为不错的位置。

谢长廷组阁之初,最先的腹案是希望内政部长苏嘉全能义助,当行政院幕僚长,帮忙他分摊院内沟通、院外协调的庞杂工作,因此阿扁对陈菊转往内政部的可能抱持开放态度,决定由谢揆去“乔乔看”。

不料,谢长廷自认的“黄金拍档”,苏嘉全意愿并不积极,自认性格不符行政院秘书长必备的耐烦柔软条件,此议不了了之。

陈菊那次没动成,府院给邱义仁的感觉是“下一次再看看”,新潮流内部暂时亦无不同声音。后来,谢揆在6月决定要考核绩效进行第二次改组,陈菊异动的声音又在党内窜出,好像是在“提醒”谢长廷别忘了上一次尚未完成的动作。

谢揆原有意藉人事改组一新耳目,但话说出口后,内阁开始人心浮动,几经波折,改组由中幅变成小幅,最后变成只补实三名缺位的首长,陈菊也因此继续留在原位。

这次,陈菊为泰劳事件重创台湾国际形象理由坚持走人,如陈菊所强调,动机非常单纯﹔不过新潮流对陈菊是否毫无计划﹖这是接下来陈菊要走到哪里去的重要关键。

焦点评论╱陈菊请辞 在民进党内投下震撼弹

记者邱燕玲╱特稿

陈菊为未达理想请辞劳委会主委,这种负责任的表现,已经很久未出现在民进党政府中;对于陈菊的动作,昨天某家电视台以“高雄外劳事件是压垮陈菊的最后一根稻草”来形容,但一位党内干部看了电视后自嘲说,“不是应说陈菊是压垮民进党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民进党中央昨天对陈菊长期以来的努力表示肯定,文宣部主任郑文灿说,政务官珍惜自己长期建立起来的声誉与形象,这样的情操值得敬佩。

认真做事的陈菊在党内评价相当高,这次因高雄捷运外劳事件坚持请辞,足见此事件对陈菊的打击相当大,认为唯有请辞才是正途、才对得起自己的信仰与价值;若外界只以参选高雄市长的角度来看待陈菊请辞,不但是不了解陈菊,也是对其长期为人权努力的侮辱。

民进党的信仰与价值何尝不是如此?可惜的是,执政这几年并未看到民进党政府有像陈菊一样的担当,也因此,这次陈菊的请辞动作,在民进党内有如投下一枚震撼弹。

喜的是,民进党内还有陈菊这种有担当的人才;忧的是,民进党政府的表现又如何呢?

面对陈菊的请辞,民进党内则是低调因应,被问及党主席苏贞昌有无致电陈菊关心时,党内干部表示,“现在说主席有打或没打电话给陈菊,都很尴尬”;更严重的是,老是有人要把陈菊的请辞扯上高雄市长选举。

每件事都要扯上派系斗争,正是此刻民进党的悲哀。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