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雪隧漏水 土木学界大老初认结构无虞但须长期监控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3日讯】(据中广新闻彭群弼报导)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昨天晚间听取交通部国工局针对雪山隧道漏水事件提出专案报告,并请来国内两位资深土木学者体检雪山隧道,初步认为:雪山隧道没有结构上的问题,漏水属于隧道工程很难避免的现象;不过学者仍然建议,在隧道内装设“位移侦测设备”,检视隧道结构是否出现“错动”,影响结构安全。此外,学者也同意:将漏水地点的水源导流排放即可。

●针对雪山隧道出现漏水问题,国工局表示:一般而言,隧道内出现少量渗漏,属于常态性维修的范围,长达将近13公里的长隧道,有可能因为施工的瑕疵,出现漏水,只要没有违及结构,外界不需要恐慌,至于是否危及结构,有工程上专业的判断。工程会主委吴泽成晚间邀请国内土木学界的两位大老级学者:中央大学土木系教授田永铭,台大土木系荣誉教授洪如江共同体检雪山隧道漏水问题究竟严不严重。经过交通部国工局提出说明,已经超过三个小时的热烈讨论之后,学者初步认同国工局的看法:目前出现的漏水,不影响结构安全,证据包括:出水清澈未夹杂泥沙,出水量有限,没有明显水压,因此国工局采用导水排放的方式应该可以解决问题。不过,学者也建议:可以在漏水点附近安装监测设备,监控隧道是否出现“位移”等可能危害结构安全的现象,此外,也建议在排水路径上加装水压监控设备,了解出水量的变化。国工局表示:尊重专家看法,未来将并同交通部委托台大教授杨永彬所领导的专家小组共同会勘后,一起处理。国工局第三工程处处长张文城表示:目前在主要漏水点位置下方的管线廊道内,以间隔五公尺的方式,在两侧各钻取了四个排水孔,结果只有两个孔出水,其余六个都没有渗水,代表原先的混泥土施工与岩盘接合紧密,没有缝隙或漏水。此外,国工局也在漏水点的主线内侧车道旁的壁面上开凿三英寸的大型排水孔及排水管线,增加漏水的排放容量,应该可以彻底解决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