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趟纽约艺术漫步 从东村、苏荷到切尔西

人气 17
标签:

【大纪元11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纽约特稿)纽约人有个说法:住在中城的人不会到下城,反之亦然。秋日的午后,记者约了住在中城的小说家施叔青到下城找陶瓷雕塑家郭旭达,让他带我们这两个中城人看看下城的街道和画廊。

周五上午郭旭达在纽约大学教课,所以他约我们12点半在纽约大学附近的“荞麦屋”会面。小小的日本料理店里已坐满了客人,多半是纽约大学的教授和学生。

酒足饭饱,从荞麦屋出来,走过华盛顿广场,由纽约大学校区漫步到艺术家在东村的住家兼工作室。纽约大学可算是东村的地标。成立于1831年的纽约大学是美国最大的私立大学,自由的学风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学生。在东村的艺术学院和商学院邻近华盛顿广场,建筑物前树立的大铜雕饶富趣味。这一带的建筑物上挂有紫色NYU旗帜的都是纽约大学的校区。

苏荷区盛名远播

1970年代在纽约大学深造的施叔青对这一带相当熟悉,原来她的夫婿当年在纽约大学任教,她曾住过学校的教职员宿舍。她带我们看大楼前一座由毕卡索雕塑作品《希薇特半身像》(Bust of Sylvette)放大成36英尺高的石雕。住宅前的艺术装置也印证了纽约大学重艺术的风气。

郭旭达说,邻近纽约大学一带许多挑高的老建筑很适合艺术家做工作室,尤其又靠近画廊林立的苏荷(Soho)区。

早年由台湾到纽约的艺术工作者有不少在苏荷落脚,现在东村、苏荷及切尔西(Chelsea)已经成了纽约最时髦的“艺术区”,房价一翻再翻,一般艺术工作者已经住不起了,所以艺术创作者会选择跨越东河,到布鲁克林的威廉斯堡一带。

苏荷位在Houston Street以南与Canal Street以北之间,至于东西两边的范围,较没有一致的看法,有人说是西起West Broadway,东至Crosby Street,也有人会说是西起Varick Street,东至Lafayette Street,或是其他或宽或窄的排列组合。总之,这一带在19世纪后期曾经是轻工业工厂区,在1869年到1895年之间,这里兴建了50栋当时基于节省成本而建的“预铸式钢铁建筑”(cast-iron)。

轻工业撤出苏荷区之后,这一带相当萧条,被认为巨大又丑陋的预铸式建筑差点被全部拆除。不过,由于这些挑高建筑在建筑学上也另成风格,还是被保存了下来。

1960年代,一些艺术工作者看中这些建筑物内部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房价,纷纷进驻,画廊一间间开设,带来人潮,也吸引了餐厅及商店业者来此经营。苏荷成了下曼哈顿风雅之地。

从画廊到精品店

目前在切尔西经营画廊的南西.马格利斯(NancyMarglis)说,1980年代她在缅因州经营两家画廊,一直希望到纽约发展。1990年初到纽约就在切尔西开了画廊,虽然开业成本较低,业务一直不理想。她环顾四周,发现孤立在切尔西不是办法,还是必须到画廊林立的苏荷区,所以转到苏荷区的精华地段开设画廊,几年之内,不但有了固定的收藏家会光顾,也吸引了流动的看展人和买家。

1990年代是苏荷区画廊最蓬勃的时期。郭旭达拿出当年的“纽约画廊导引”,不只是最知名的画廊,连总馆位于上城中央公园旁的古根汉美术馆都在苏荷设有分馆。苏荷的荣景也让此地房价暴涨,艺术工作者早已负担不起,房东涨租金,连画廊都吃不消。1990年代后期,画廊经营者看上原是成衣工厂仓储区的切尔西,开始与建筑公司合作,设计开发。在几家知名画廊进驻后,切尔西也成了画廊新的聚落区。

画廊迁出之后的苏荷还是一样繁荣,不同的是,新进驻的是一家家的名店。Broadway与Prince Street街角的古根汉美术馆成了Prada的旗舰店。我们在店里随手拿起一个皮包,价格都令薪水阶级咋舌。一般观光客可能只知道纽约中城第五大道一带的名店,其实纽约年轻人喜欢逛的是最chic的苏荷名店。

苏荷还有许多设计家的精品店,这里的时装服饰在纽约街头可能很少见。观光客到纽约会发现,时报广场、中央公园,甚至音乐厅和歌剧院都看不到太多时髦人士,电视影集《欲望城市》里的时髦装扮原来都在苏荷的精品店里。

画廊新聚落在切尔西

从苏荷到切尔西其实有段距离。在第九大道与第十大道间、西23街一带的切尔西在1870年代曾经是很繁荣的商业区,还有富丽堂皇的音乐厅和剧院。后来成衣业向东北移到第七大道34街的梅西百货公司(Macy’s)一带,切尔西也开始没落。1990年代后期,一些甚具规模的画廊移入切尔西,带来了客群,几年来的群聚作用让切尔西成为比苏荷更蓬勃的画廊区。

马格利斯说,她在苏荷的租约期满前,也积极到切尔西找地点。多年的经验显示,地点是经营的关键。她位于西25街的画廊,隔壁左右都是画廊。整条街建筑物的设计都是展览场地,宽敞明亮。2000年前后进驻的画廊所负担的房租远低于苏荷的租金,不过,自从切尔西成了新的画廊聚落,房价也开始呈倍数上涨。

艺术家的作品能进入纽约画廊展览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马格利斯表示,画廊经常收到艺术家自我推荐的申请。基本上,画廊会选择和其本身风格相近的艺术家合作。

虽然经营者也会到欧洲或是亚洲看展,甚至从专业杂志上发掘艺术家,住在纽约的艺术家还是有优势,因为他们也能就近观摩,并透过美术馆与画廊的展览及讲座和其他艺文活动与画廊经营者认识交流。

咖啡店也是迷人风景

纽约画廊开放参观的时间通常是周二到周日上午10点到下午5点。一个下午也只能走马看花。秋季是画廊展出的旺季,有些夏天会休业的画廊在9月推出的秋季首档尤其精彩。

画廊集中的地区,也有不少颇有品味的品茶和喝咖啡的小店及餐厅,因为看展走累了总要找地方歇脚。一些切尔西的咖啡屋外观可能并不起眼,走进去却别有洞天。旭达带我们到一家中国人经营的品茶屋,一进门就看到浮着睡莲的小小圆池。池畔就是店主人收藏的郭旭达陶瓷雕塑。围着原木桌椅喝来自台湾的包种茶,回味一个下午的下城足迹,深刻了解到为什么艺术工作者会如此醉心纽约。

相关新闻
财经简讯
国际消除对妇女施暴日 联合国吁保护妇女权利
菲律宾分食印度外包产业市场大饼
纽省自由党誓言如当选将提升电力服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