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搭配花艺展 台百货业举办英式红茶展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十二日电)阳明山花季展开,赏花喝茶的雅致生活观也被融入百货公司花艺展中;台湾天母地区一家百货业者特别与内部茶馆合作,展出多样18、19世纪饮茶用具,让现代人了解属于英式红茶的点滴历史。

慢食生活正被推波助澜中,都会区上班族多会借着周休两日下午,到各地茶馆或咖啡店喝个下午茶,东方茶因此有了新生命,例如来自台南茶业第二代的王德传,就在台北推出多种新茶品,并融入有机茶概念。

相对于东方茶道文化,一般民众多认为红茶较简易;天母大叶高岛屋百货与内部英国茶馆近期合作举办英式红茶展,活动到3月14日止,在馆内B1北投农会布置的海芋花园旁,展出多种18、19世纪茶具,迎合现代人爱喝西方茶习惯,增添花艺展多元性。

谈及下午茶由来,业者指出,19世纪初期,茶可在任何时间饮用,晚餐后饮用可帮助消化;午茶这个英国风俗,是由安娜王妃发明,因为小午餐与晚餐相隔很久,为消除她在这段时间内,因为饥饿引起的不适感,她让仆人拿一壶茶及小点心到她房间饮用,之后她将这种惬意生活与亲朋好友分享;不久,伦敦上流社会人士都迷恋上这种活动,下午茶于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这次展出的茶具各有历史典故,以茶叶罐为例,业者指出,18世纪初,一般家庭贮藏茶叶的容器和茶叶,都一起从中国运送而来,以附有盖子的传统东方蓝白色瓷器装,另配有用来计量茶叶用量的壶盖;不久,欧洲人便陆续开发各种不同材质及形状的罐子和茶盒,形状大概分为圆形与方形,材质为银器、陶器及木头。

2006花艺展与茶展展出滤茶器用于泡散茶叶时,可防止茶叶流入杯中;17世纪末时,称为微网勺、长茶匙、橄榄匙,是18世纪滤茶器的前身。//中央社

其中被称做茶盒的箱子有2至3个分隔,用以装入不同的茶叶或糖;有趣的是,当年茶叶是昂贵、不易取得的珍品,箱子必须上锁,钥匙则交由女主人保管,并由她负责冲泡茶叶,不会让仆人保管,并将茶摆放在客厅。

18世纪后期,茶叶盒与茶罐材质变得非常多样化,如龟壳、珍珠母贝、象牙、珐琅等;19世纪后期,茶叶税下降,茶叶价格得以降低,带有锁的茶叶盒逐渐减少,曾盛放在高贵茶盒的茶叶已降格放在一般铁罐及盒子,并放置在厨房内。现场还有其他茶品展出,爱喝茶民众可到场透过茶了解英国人的生活文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