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星期人物》领党扭转劣势 游锡堃应放空无私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苏永耀/特稿

民进党主席的游锡堃(见图,资料照/记者简荣丰摄 )上任迄今,接连面对嘉义市立委、台东县长补选等的挫败,虽属非战之罪,但因去年底三合一败选后党内士气依然低迷,近日青壮派立委的出走、呛声,甚至政党支持度还持续探底,种种挑战,游主席若不能即时展开“党主席”应有的积极作为,恐怕只会让民进党更闷。

展现魄力 推动迫切改革

面临执政危机,游锡堃一律表示“概括全受”;但“概括全受”不能流于卸责的口号或宣示,游锡堃理应放开羁绊,全力操作党机器,推动迫切的改革,否则将如他参选党主席时所言,已无退路。

最近两位党籍立委大A健保费遭到起诉,中常会却只通过“起诉先行停权、一审有罪才开除”的“最低标准”,与社会期待的清廉诉求出现严重落差。固然党内生态复杂,但游锡堃必须展现更多的魄力与强烈意志。

再举停办中国政策辩论会为例,行政院宣布“积极管理、有效开放”两岸经贸政策配套方案后,引发原先参与辩论的党籍立委不满与退出。游锡堃虽顺势宣布停办,但也等于自暴“党政合议”机制并未落实,府院党仍各居本位,吹自己的调。

事后陈水扁总统说他只知有此方案,细节不管;行政院长苏贞昌说是国安会要“愈快愈好”;国安会则有另一套说法。但无论事实如何,党似乎完全被排除在外。

党政合议机制固然有赖行政院与总统府的配合,但游锡堃可站在全党利益的高度,进一步要求府院支持。尤其游担任过府秘书长、行政院长等职,熟知党内生态,为何这些巨头不能提早沟通,一定要等事发才急于灭火?

这也说明高层间的党政合议确有必要。尤其,这是基于全盘的思考后提出,党主席或可更为“理直气壮”,而非仅低调说已开出药方,就看大家“要不要服用这帖药”。

坚持党利益 凝聚党气势

因为从党内结构看,党主席是全党的领袖,苏揆则是指定中常委,陈水扁更只是“一名党员”,党主席不做,难道要指定中常委来做?难道要党员来做?游锡堃推动党务,必须当仁不让,展现气势,否则待问题发生后,才来“概括全受”,于事何补。

而他因“泄漏”陈总统支持度“剩十八%”而向扁道歉,诡异的是,党主席拿总统的低民调做为谈资,尤其还是和以捕捉新闻为职责的媒体,难怪外界会纳闷,此举究竟是无心还是无知。

与苏贞昌、谢长廷等天王不同,游锡堃并无特定派系支持,也无“班底”,所以,他与派系之间都能维持不错互动。例如:每周三开中常会,游上任后每周二邀集派系领导人聚会,成为不错的决策模式。

先前三一八“护民主、反并吞”大游行,虽然党内不少人反对,苏揆也一度态度保留,但游锡堃透过派系会议寻求共识后,定调全党一致动员;参与人数比原先预估还多,显示只要站在全党利益,不仅足以化解杂音,也可凝聚与带动党的气势。

自承过去担任阁揆,或是现在的党主席,都是在成绩“最低档”情况下接任的游锡堃,想要让民进党谷底翻身,光凭“整合力”是不够的,支持者更期待民进党能成为扭转劣势的带头力量。撇开天王梦,放空做一位无私的党主席,游锡堃责无旁贷。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