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大师】浮雕玻璃

文/朱蒂丝.米勒、法兰琪.莱比、马克.希尔
font print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重要工厂
盖雷水晶玻璃厂  法国洛林省南锡(1867-1936)。
杜幕兄弟  法国洛林省南锡(1878年成立);营运中。
勒格哈公司  法国巴黎(1864年成立) ;营运中。
洛兹  波希米亚地区的克洛斯特木勒(1836-1948)。
穆勒兄弟  法国吕尼维(1895-1933)。 
韦柏父子玻璃公司  英国西米德兰区斯托布里治(1859-1990)。

最早开发出浮雕技法的是宝石切割师,玻璃工匠则将技术改为将不同色彩的玻璃层次吹制并熔合在一起,再以手工切割、酸蚀或喷砂处理去除底色玻璃层,制作出浮于表面的图样。
波特兰花瓶〈The Portland Vase,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作品〉是早期双色手刻 浮雕技法的著名代表作,1810年于大英博物馆展出时曾喧腾一时。英国玻璃工匠之后开始试做手刻浮雕玻璃,开发出利用氢氟酸去除部分底色玻璃的技术,生产出一系列世界顶级的浮雕玻璃。这些作品通常在各种底色玻璃上覆着白色玻璃,造型采新古典主义风格,其上饰有传统图样。

法式新艺术浮雕
浮雕技法在盖雷的手上再创新高峰,他是一位带动新艺术的先锋。他将传统双色瓶器蜕变为多层次构色,借此传达他对自然界的精神观;他合并手工琢磨及磨刻、轮蚀及酸蚀等技法,在色彩多达5层的玻璃上创作出植物的图样。

老家法国洛林省〈Lorraine〉的花草植物是盖雷创作图样的灵感来源,他大都是以金银箔片突显设计,再以手绘釉彩、磨刻或酸蚀的图样进一步装饰细部。盖雷也尝试以雾面底色玻璃以及吹模法再加以雕琢以为装饰,尤其在处理水果或花朵图样时更是如此。作品之后会以手工刻制诸如叶脉这类的细部装饰,盖雷的浮雕作品因此广受模仿。

在商业取向更急促地主导生产方式之际,愈来愈多的法国浮雕玻璃工匠以酸蚀法取代手刻或轮刻法,制作出一系列色彩减少、图样简化的仿浮雕玻璃 。

盖雷浮雕玻璃花器 瓶上有雕刻与蚀刻的紫色调鸢尾花,底色玻璃为乳黄色。约1905年。高12.5公分。800~1,000英镑 VS


盖雷从周遭的自然美景,撷取许多制作浮雕玻璃的灵感。


重要风格
‧新古典主义风对称外型,采双色浮雕,正规琢磨及磨刻装饰。
‧新艺术风动植物造型,采多色层色彩及花草植物图样,经手工及轮刻切割、酸蚀、磨刻、上釉及贴金而成。
‧双色仿浮雕玻璃,经酸蚀而成的新艺术风及装饰艺术风格简化图样。

杜幕兄弟小型浮雕玻璃花器 有底座,扁平广口造型,瓶颈成矩形。灰绿底色玻璃上,有刻蚀的淡紫色法国当地花朵。约1905年。高9.5公分。300~500英镑 DN

浮雕玻璃的变体
在英国,汤玛斯.韦柏结合透明玻璃与单一颜色,生产自己的浮雕玻璃系列。另外,更罕见为被采用的技法是贴花浮雕——将数片彩色玻璃贴在透明的燧石玻璃瓶身上——之后再切割并蚀刻瓶身;彩色切片留在浮雕之上,之后以手工雕刻这些贴片,制作出其他细部图样。

瑞典的欧乐福与高斯塔玻璃制品,也发展出自家的单色浮雕玻璃系列,虽然也采用蓝色和绿色玻璃,但瓶身常为透明玻璃。表层经刻蚀后,会留下和底色玻璃同一色彩的浮雕图样。

杜幕兄弟花器 瓶底酒杯状的浮雕玻璃瓶。天空蓝底色玻璃上,有以紫色、绿色、黄色等细致渐层釉彩绘制的蜻蜓、湿地花朵,以及其他池塘生物等蚀刻图样。约1905年。高24公分。20,000~25,000英镑 QU

杜幕兄弟花器 瓶底酒杯状的浮雕玻璃瓶。天空蓝底色玻璃上,有以紫色、绿色、黄色等细致渐层釉彩绘制的蜻蜓、湿地花朵,以及其他池塘生物等蚀刻图样。约1905年。高24公分。20,000~25,000英镑 QU

盖雷制浮雕玻璃花器 呈小型椭圆状,混色的底色玻璃上,覆有以红中透紫的渐层玻璃雕刻而成的洛林省当地花叶图样。约1905年。高9.5公分。400~500英镑 GDRL

盖雷制浮雕玻璃花器 呈小型椭圆状,混色的底色玻璃上,覆有以红中透紫的渐层玻璃雕刻而成的洛林省当地花叶图样。约1905年。高9.5公分。400~500英镑 GDRL

翅膀向外伸展的蜻蜓图样,广受20世纪早期浮雕玻璃大师的欢迎。


摄影/葛拉罕.雷、安迪.强生、约翰.麦肯锡、海奇.罗文斯坦
翻译:李佳纯、游明仪、赵敏
转载自果实文化《世界玻璃珍藏图鉴》(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能成为精神生活和学习中心,以培养智慧、文化和修养等领域为宗旨。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涵盖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图书馆、学校和医院,还有西班牙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博物馆研究古董盒子并不是看里面是不是还装有原来的东西或已空无一物。学术上打开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质、形状、功能和美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观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们观赏,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纪时,马赛克创作是主流,而湿壁画则被视为穷人的马赛克。在罗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圣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马赛克作品,描绘的全部都是圣母玛利亚以及对卡瓦利尼影响深远的古典设计,这些是他职涯早期极力复兴的艺术形式。
  • 我在《胡笔标准:千百年来第一人,创造出毛笔的标准》〈自序〉曾提及,年轻时拚搏事业,每天工作十六小时都不觉苦,一直到了五十岁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树盆栽,欣赏之余,蓦然惊觉人生已过了一半,该是放下脚步,开始修护保养身体的时候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