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竹市二级古迹迎曦东门城 亲近历史休憩广场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彦瑜新竹市三十日电)建于西元一八二九年(清道光九年)的东门迎曦城,是新竹的地标,也是最重要的古迹建筑。日据时代,因为实施都市街道改正,于一九0二年拆掉西门挹爽门、南门歌薰门、北门拱辰门的城墙与城楼,清朝道光年间兴建的四座城墙,如今只剩东门城仍然屹立不摇。

夜晚,在灯光的投射下,新竹市迎曦东门城绚丽浪漫,吸引不少情侣在此谈心。这座充满历史记忆的二级古迹,成为亲近历史的休憩广场。//中央社

新竹古名竹堑,意即用竹子围起来的城。一七三三年(清雍正十一年),淡水同知徐治民以莿竹环植为城,是竹堑筑城的滥觞。其后因海寇作乱,民众改以土围防范;最后又由官方修筑;直到一八二六年(清道光六年),竹堑仕绅郑用锡奏请改建竹堑城获准,次年兴工,总工程历经两年多后完成,才建成包括迎曦东门城在内的四座城楼。

迎曦东门城看尽新竹的风华,在历代画家与摄影家的作品中,这里永不缺席。从外地来新竹,一出新竹火车站再步行数分钟,就可看到东门城,在新竹人的记忆里,这里是新竹的地标。

位于旧城闹区,东门城广场是连接九条马路的行车圆环,车水马龙,似乎让人难以亲近。

不过,一九九九年,新竹市政府推动改造计划,这里被打造成热闹的生活广场,从环城步道进入,里头是一座座钢筋外露的桥墩遗址,呈现日据时代护城河的史迹;四周的诗墙记录着竹堑不同年代的风貌;而东门城的阶梯,则成为假日欣赏表演的好地方。夜晚,在灯光的投射下,东门城绚丽浪漫,吸引不少情侣在此谈心。

每逢周末,新竹市文化局会在东门城、护城河畔等地安排一系列音乐飨宴,让当地的爵士乐团、社区及国小合唱团,或是老人会有表演的空间。于是,一到假日,东门城成为各种族群聚集的地方,不论是飙舞的青少年、沈浸两人世界的情侣,或是嬉戏的孩童,都在这里找到怡然自得的天地。

东门城是古迹再利用的典范,藉由巧妙的设计让古迹融入市民生活,这座充满历史记忆的二级古迹,不再是遥不可及,反倒成为亲近历史的休憩广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