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日记(45)

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1943年6月30日

康生对各种可疑份子态度特殊。给人这样一种印象:特区里真正的日特、国特和其他的特务,只要尊重康生,那就不会碰到什么危险。形形色色的可疑份子,受中共领导官员信任和保护的该有多少啊!可是,刑官的情报局所宠爱的人中,就没有忠诚的共产党员。

党、政、军机构的工作都瘫痪了。到处都充满着敌对的、互不信任的气氛。在康生指挥下进行的镇压活动,确实使全党都发起高烧来了。这使共产党员感到痛苦。有的人想通过”正统”的表态使自己逃过这场灾难,有的人则希望别引人注意,混过这动乱的日子。

康生在党内不得人心,但他也安插了他的人。打小报告,在会议上通过揭发来指控别人—这就是中共党内生活的全貌。
———-

中共部队放弃前线阵地,向与国民党部队接界的地区调动,这种政治丑闻突然在重庆传开了。

中国的很多组织要求把特区和中共军队无条件地交给中央政治主席管辖。重庆气愤地谈到共产党的出卖,把国土拱手让给日本占领者。而在特区,却正煽起反国民党的情绪,更加不顾一切后果。毛泽东情绪高昂。

1943年7月3日

林彪是115步兵师的前师长。他去过苏联好几次,是一位优秀的军事专家,现正参与起草一项军事改革方案。

林彪曾一度对康生委员会的工作表示不满而追随王明反对派。可是,后来他显然意识到了毛泽东的实力及其活动的涵义,于是转趋沉默 他被派到朱德的参谋机构里工作,但没有担任什么职务。林彪正在设法与中共中央主席以及康生和好。

林彪生于1907年,黄埔军校毕业,在1926-1927年北伐期间,曾任营长。

他瘦瘦的身材,不爱交际,沉默寡言。在军机大计上他很少发言权。然后,他是一个不可小看的人物。

林彪的动作和讲话都很迟缓,神态冷漠,但工作有条有理,很有活力。他行动果断,冷酷无情,对这方面的情况,我略知一二。

1943年7月5日

博古是个步态蹒跚的矮胖子,圆脸膛,厚嘴唇。衣冠楚楚,姿态斯文。他脾气好,心地善良。从他的口音可以知道他是北方人。

我们单独在一起时,他总要尖锐批评特区的政局。他瞧不起毛泽东,并敏锐地觉察到毛泽东掌握着一切权力手段。

他看起来老是很害怕似的,我们谈话时,他小心地环顾四周,甚至走出去好几次,深怕隔墙有耳。

1943年7月7日

国民党军队在特区南部集结的消息引起人们的惊慌。

国民党的确在寻找机会,对特区采取行动。可以想像得到,马氏兄弟军阀集团以及山西和陕西的军阀集团,也不会袖手旁观。惟一能从这种形势得到好处的是日本人。

形势确已日趋严重,我们整好了行装,行李和电台都作了紧急疏散的准备。一些固定设备,则准备炸毁。
———-

毛泽东、康生等人不希望他们的家丑外扬。他们这种担心并非毫无理由,因为苏联小组是中共领导搞政治阴谋的惟一目击者。

肖里毫无顾忌地表示不欢迎我们继续在延安呆下去。

由于我们无意之中看到了这里发生的事情,这就成了激怒中共领导人和妨碍他们活动的重要原因。他们以一种使我们难堪的方式让我们知道这一点。我们被盯梢,被禁止参加社交活动。对我们流言纷纷,只让我们知道本地报纸上很少的一点消息。(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含着泪水诉说特区受到严密封锁,这是康生搞的一种宣传骗局。特
    区的前线和边界都很容易通过,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中共领导大谈其严密封锁,
    无非是要在真正的困难中加进虚构的困难。到前线去跑一趟,使我确信中共领导并
    不想打日本人;他们把战争看成是建立自己根据地的良好时机。而且不是靠自己的
    部队,而是靠日本和国民党两种力量的对峙来建立他们的根据地。要是日本人打败
    了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政权被消灭了,八路军部队立刻就钻进这个地区。必要时,
    他们会干掉抗日统一战线中的战友,而夺取政权。毛泽东在侵略者面前向后退缩,
    却在乘中央政府和日军冲突之机为自己渔利。在民族遭受灾难,人民备尝艰辛并作
    出不可估量的牺牲的时刻,在国家受制于法西斯分子的时刻,采取这种策略,岂只
    是背信弃义而已。什么国际主义的政策,跟毛泽东哪能谈得通,连他自己的人民也
    只不过是他在权力斗争中的工具罢了!千百万人的流血和痛苦,灾难和懮伤,对他
    说来,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 看来,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好像要急剧恶化。因此,就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作出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前不久,共产国际执委会曾经给中共中央发来一份重要电报。
  • 我不敢漠视延安可悲的现实生活实际上天天向我提出的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