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家的水彩画艺

【水彩行家】庞均先生的水彩画

粱丹卉
font print 人气: 117
【字号】    
   标签: tags:

我们常会有这种疑问:以单纯的油画材质作为终生绘画手段的油画家,是否也运用水彩作画?是曾经用过?偶尔为之?或是时常使用?它们的水彩画作又会是怎样的面貌?和油画作品相似,还是具有完全不同的趣味?对题材的选择是否有差异?他们对水彩的观点如何?通常油画家或多或少的都会运用水彩作画,只是他们对水彩的喜爱程度、材料运用的娴熟程度及对于水彩的观点各有不同。

庞均先生于一九三六年出生于上海。父母皆是油画家。入学杭州美术学院及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一九八0年迁住香港,八七年定居台湾,并任教于国立台湾艺术学院。多年来不断从事油画创作与教学,著有“油画技法哲学”一书。九四年更在台湾省立美术馆举办油画展,展出近百件作品。从他的油画作品中,我们见到深厚扎实的功力。油彩或薄或厚,总是恰如其分的表达出空间、体积、质感、光线与色彩。用笔则是潇洒处自在而强劲有力,细腻处又精致婉约令人叹为观止。然而这么厚重沉稳的油画作品转换成水彩时又是如何的面貌?扎实的描写功夫与平稳的构图依然,色彩的淡雅也一如油画中灰色调沉着。所不同的,是发挥了水彩的特性:用色的透明轻快、笔触的挥洒自如,以及速写式的留白、不求画面的完整性、技法的运用上,是湿画法与干画法结合。先平涂,等干后局部重叠的方式为主。
在此处我们见到庞先生的六幅水彩作品。图一:“北京胡同: 廿四间房”为十八岁作品,曾入选大陆首届水彩画展,并因此被推荐进入专业创作机构。用色笔乾乾净俐落,表现着和煦的阳光、斑驳的石墙、木杆,狭窄幽长的巷道空间及两个孩童的嬉戏。


图二 庞均 天津街道 1979年 47.2X39.6cm

图二:“天津街道”是一九七九年所作。简洁明快的平涂、重叠、留白与细劲的线条,铺陈出整洁的街道、高楼、公车,以及交错悬吊的电车缆线。


图三 庞均 桥头 1979年 47.2X39.6cm (不透明水彩)

图三的“桥头”则是用不透明水彩,着色由深至浅有如油画一般表现出钢铁的厚重坚实。两图对照比较,颇富于趣味。


图四 庞均 康乃馨 1984年 37.5X56cm

图四的“康乃馨”作于一九八四,通幅清雅怡人,由浅叠深肯定的笔触,透露出一份自信与稳健。九一年作的人物:“拉吉”(图五)用笔爽快亮无迟疑,尤其是人物的面部,不着良迹的表现出肌肤的细致与凹凸。图六:“后院”,作者以多次重叠,交织出红砖墙前面的繁复的枝叶与光影变化。


图五 庞均 拉吉(RACHEL) 1991年 45.8X38.5cm


图六 庞均 后院 1991年 45.8X38.5cm

庞先生曾说:“虽然油画创作四十余年,水彩仍然是我心中之最爱。水彩如同音乐中的即兴曲、小夜曲,必须具备技巧而甜美、轻松又动人。……水彩的经验,能给油画技法的生动带来灵感。……”他认为画水彩与油画同样需要灵气,不能靠某种程式经营出来。又认为水彩画应当保有水彩的特性:水分感、透明感、绝不用白、轻快活泼而生动引人。一个油画家不会画水彩,在他看来是种缺憾。他个人是以水彩起家,但因好纸难求而逐渐转向油画。近年来偶而作水彩,是当他想寻求一份轻松时,或者是当他要作速写,以收集资料时。
庞均先生对他的水彩作品颇为珍惜。平日收藏着,不悬挂也不轻易参展,以免作品受光变质。此次能得庞先生提供幻灯片,是众读者的福气,更期盼能忍痛让作品“曝光”,作一次展出,即使是一个短短的展期,也能让喜爱水彩及庞先生作品的观众一饱眼福。

(本文摘自1995第七期《水彩杂志》春季号)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因水彩之含胶量较高,因此可以用较多水稀释渲染,若将不透明水彩如水彩般稀释薄涂,因含胶量较低,附着力不够,画面会剥落,故不透明水彩是为了平涂均匀与遮盖性强,比水彩较厚涂的目的而设计的,而为了使用中更容易控制掌握故甘油含量也较多,少量的填充物加入不透明水彩中,造成了它的高遮盖力,但若加大量的填充物于色粉中,则就成了低廉之广告颜料或小学生用颜色,遮盖力平涂性反而不如透明水彩,画面也会更厚,彩度较低;不过一般而言,广告颜料不会采用耐久性的原料调配。
  • 本幅取材自英国较为偏僻的西海岸地区,强烈对比的意念是画面的主题,巨大的岩崖是恒久的,瞬间的幻影是翻腾滚动的云彩,代表死亡的船骸与充满生命力的鹊鸟,动荡喧哗不休的海涛,和安静祥和的沙滩……:在构图布局上处处用心,画面中激荡着对大自然和生命的调歌和赞叹。
  • 大天鹅,正是青海湖夏季的娇客。洁白的羽毛,喙部黑色而局部艳黄,是非常入画的鸟类。至少在两百年前,欧洲已有画家画过它的插图(生物画),画里的池沼、苔原,不止一次打动我。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