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翠玉白菜谈起 一揭故宫文物神秘面纱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8日讯】(据中广新闻陈映竹报导)“由翠玉白菜谈起 一揭故宫文物神秘面纱”

晶莹润透的翠玉白菜相传为光绪的妃子瑾妃的嫁妆之一。白菜寓意清白纯洁,翠绿叶片上雕塑两只象征多产的螽斯,祈愿能多子多孙。翠玉白菜、肉型石以及清明上河图分别列为故宫的三大镇馆之宝。但近日却传出“翠玉白菜”遭到毁损,菜叶上方的螽斯须须断了一小节,玛瑙矿物“肉形石”还有一小块缺角。这些原本深锁在展示柜中的珍品,因为媒体的报导,让外界再度关切故宫后山的珍贵资产。

故宫六十五万多件馆藏,虽然数量北京南迁文物的二成二,却以质精闻名全球。这些珍品来台的命运十分坎坷,九一八事件华北局势动荡,国民政府将北京故宫的文物南迁;接着七七事变、上海战事失利,南迁到南京的文物再度运往四川;抗战胜利后不久又逢国共内战,当时国民政府以专机空运来台的物件,故宫文物就分了三批运送,当时国府的专机只运载:专家人才、央行黄金、故宫文物,可见故宫文物弥足珍贵。来台后,这些文物最先搁置在台中雾峰,最后在民国五十四年正式落脚台北外双溪。

一般而言,外界总认为故宫的馆藏文物,存放在故宫后山的山洞库房,但其实故宫的器物、书画与图书文献三处的文物都存放在故宫行政大楼地下两层的库房中。 台湾的气候潮湿、地震频繁,因此国宝文物的保存首重这两点。故宫器物处长嵇若昕指出,这些脆弱的文物一个月就要花上一百六十多万的水电费,来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我们会在各陈列柜作湿度微调,防震也依各种文物所需有十多种方法固定,例如钓鱼线等。怕碰撞的文物有石器、瓷器、铜器;金属器怕湿;纸本、书卷怕光害。”

除了悉心照料这些娇儿,故宫对于文物的管控也是祭出高规格待遇,就怕这些珍贵文物遭窃、发生掉包事件。故宫的库房、展间每天上下班都会贴上封条,且24小时全天候录影监视。进入库房除了院长等主管级人等,只有研究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得以入内。进入时要填写纪录、取得上级主管批准,还要三人以上一起陪同入内,就连贵为院长也没有钥匙。故宫博物院长林曼丽表示,“展品从库房到展间有密道,不经过外面走道。我会随时抽点文物,进库房一定要有两把钥匙、两人以上陪同,身穿工作服、手套保护文物,绝不可能单独入内。”

近年来,故宫力图整装重新出发,让古老的故宫与世界以及时尚接轨。因此积极与国外合作,接洽借展。但借展的过程可是繁复琐杂,从构想到实际成型,少则花上两、三年。国宝到国外借展,除了考量对方博物馆等级,展场的水准、能力、以及展览的主题之外,对方还得通过“司法免扣押”条款,以免借展国以各项名目扣押文物。此外,借展的国宝出国前也得先作评估,回国还得全身健检,林曼丽举书画为例,书画借展就有“四十天睡三年”之说,展出一次休息三年,避免频繁出借。“书画本身十分脆弱,限展品展出后一定要休息三年,平时也不随便评鉴,避免在展开时损坏;玉器、石器等就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但在运输、搬运过程就得特别注意。”

只要是借展,故宫以及借展单位一定会请出“艺术包装公司”担任运输任务,并由研究人员压箱随行,万一借展过程有任何闪失,则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若是由院内或是国内相关人员损坏,最重则可以公务人员记过处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时报记者林恕晖/台北报导〕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昨天前往北投进行基层之旅,遭亲民党停权的市议员王育诚动员大批群众到场,宋楚瑜重弹三通老调,他表示台北应为2008年北京奥运观光热潮做好准备,让观光客看故宫文物、洗温泉。
  • 【大纪元2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罗广仁台北二十三日电)新上任的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林曼丽要以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透过设计、量产和行销,赋予故宫文物新价值,让“独一无二”的故宫文物融入人们生活,在提升全民生活美学的同时,也创造无限可能的经济价值。
  • 【大纪元3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罗广仁台北十三日电)新任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林曼丽今天首次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报告并备询,除保证故宫正馆修建工程在年底完工开馆、故宫南院设计图在年底前完成招标,并表示为发展故宫文物数位化加值运用和保障文物数位影像不被盗用,故宫在七月前会订定完成数位影像授权业务的法源。
  • 积极想为老故宫创造新活力,故宫院长林曼丽除找来当代艺术家为故宫文物拍摄饶富趣味的数位化宣导短片,去年找来林强代言拍摄的形象广告,古典的书画园林意象里幽幽传出林强独特的吟唱,或许令传统学者跌破眼镜,不过,现在证实这个尝试是成功的。
  •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Old is New时尚故宫─摩登T恤设计大赛”,找寻以故宫文物为素材,应用在平常随处可见的T恤上。颁奖典礼今天 (26日) 在世贸展览大楼举行,获得金牌奖的作品是由刘素燕设计,取材自西周卯邲甗内壁铭文的“舞文弄墨”。
  • 自由时报记者凌美雪/台北报导针对日前国内某平面媒体引述中国媒体刊登的“两岸故宫联手仿制20件国宝瓷器并限量出售”一事,未向故宫求证,因此,故宫严正否认该消息,并指出中国方面仿制故宫文物的单位已涉侵权,没想到中国高仿瓷器负责人高海洑竟表示未涉侵权,因此,故宫昨天再度提出声明严正驳斥。
  • 【大纪元2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慧敏台北八日电)总统陈水扁今晚主持故宫博物院正馆重新启用典礼时表示,在故宫文物的基础上所打造的这座现代博物馆,象征的是台湾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与肯定;过去故宫给人一种以中国为中心、古老又沉重的距离感,不少民众因此望而却步;今天故宫再启,将以新的方式诠释过去的历史。   陈总统表示,故宫的典藏应朝着珍爱本土、迈向国际化而努力,同时解除划地自限的疑虑,以更宽广的视野考量故宫未来的收藏。他说,故宫的收藏品不但是故宫的瑰宝,更是全世界的资产,征集时不应该局限于特定方向的品项。展望未来,定位为世界级博物馆的故宫更应将馆藏的触角伸向世界,向世人呈现多元文化之美。
  • 【大纪元3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曹宇帆台北二十七日电)中国国民党籍立委曹尔忠今天在立法院质询时指出,政府应思考两岸合办故宫文物展的可行性。不过行政院长苏贞昌说,中方应先展现遵守两岸对等原则的诚意,并同意愿遵照国际规范,先出具不会扣押故宫文物证明后再说。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