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三叉山空难事件跨国抢救 26人罹难神鬼同泣

人气: 36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7日报导】雾鹿国小毕业生的最后一堂课(三)(中央社记者卢太城台东县十七日电)六十二年前,一架美国军机坠毁三叉山,美、日、台跨国抢救,却遭遇超级台风肆虐,导致二十六位救难英雄罹难,除了留下一页可歌可泣的“三叉山事件”外,也证明布农族才是高山的霸主。


最后一堂课–三叉山事件神鬼同泣(一) 六十二年前一场跨国空难抢救,二十六位救难英雄罹难,除了留下一页可歌可泣的“三叉山事件”外,也证明了,布农族才是高山的霸主。中央社

1945年,意义非凡,在国际上,日本无条件投降,太平洋战争结束;在台湾,则发生史无前例的空难,死伤五十二人,美国、日本、台湾三国联手跨国抢救。

台东县关山镇公所二千年委托当时的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施添褔教授编纂镇志时,意外发现1945年时,南横公路中央山脉曾发生一起台日救难队联合前往三叉山救援坠毁美国军机中的军官,不幸遇上台风而造成严重伤亡的事件。

这起事件称为“三叉山事件”,根据施添福的报告,1945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太平洋战争结束,九月十日左右,一架美国军机自菲律宾载运日军俘虏营释放的美国军官返国,却在中央山脉三叉山东北方约六公里处撞毁,机上二十六名乘员全部罹难,阶级最高的是少将。

当时为台湾及日本政府交接的过渡期,日本仍发动关山镇内阿美族、平埔族原住民及平地人前往救援,结果导致二十六人不幸罹难。

台东县警察局关山分局警察文物馆,目前还保留了三叉山美军军机油桶残骸,传述着这段可歌可泣的山、空难。

副局长曾辉宗表示,当时台东厅应美方要求,派遣宪兵、警察和壮民分二阵队入山协助收尸埋葬,关山郡(现关山分局)首组成第一阵搜索队,包括警察二名、宪兵三名、布农壮丁三名,以警部补城户八十八为队长,于九月十八日自雾鹿驻在所出发入山。

其次陆续再由关山庄挑选雷公火、德高班寮、里垄、水井仔、崁顶、月野等地阿美、平埔、福佬、客家等民壮七十名,及警察四名、宪兵十五名,共计八十九名,组成第二阵搜索队,并以巡查部长落谷顺盛为队长,于九月二十七日自新武路驻在所启程入山。

第一阵与第二阵搜索队在九月三十日即将于失事地点会合之际,适逢超级台风过境,曝露于中央山脉三千公尺以上荒山野谷的救援助人员,经一日夜狂风暴雨侵袭,二十六人死亡,包括阿美族十二名、福佬一名、客家一名、平埔族一名、布农一名,卑南一名、日警二名,及日宪兵七名。

前海端乡代会主席邱强永表示,三叉山事件,救难人员以阿美族、布农族、宪兵为主,但是死伤最惨重的是阿美族和宪兵,“阿美族仅有一人幸存,布农族则死一人”。邱强永说,主要是阿美族不了解山上气候。

邱强永说,当时参与救难的布农族人,发现向阳山和亚口大崩壁、以及大关山的云层快速变化,“要变天的前兆”,于是布农族要求大家迅速下山,但是阿美族认为情况不会太严重,继续留在山上。布农族人只好自行下山,只留下一名关山郡员工,死亡的就是这名员工,阿美族只有一人活着下山。

邱强永研判,当时罹难的二十六位救难人员应该不是被冻死,可能是大关山和大崩壁以及向阳山的风口,风势太强,将这些人吹落山谷。

邱强永在三叉山下,向攀登嘉明湖的雾鹿国小毕业生开玩笑说,“布农族和箭竹一样高,风吹不到;阿美族太高了,风一吹就重心不稳”;虽然是开玩笑的话,这也说明了布农族奔驰高山的优势,以及丰富的高山生活智慧。

这一页可歌可泣的“三叉山事件”撼动人心,也证明了布农族是高山的子民,雾鹿国小校长曾淑玉,带着应届毕业生,十五日登上三叉山,希望他们传承祖先的智慧、勇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