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存葡萄酒

文/林裕森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葡萄酒有如具有生命一般,在装瓶之后还会继续成长、改变。而且更有趣的是,每一款酒熟成的速度和成熟后所表现的风味都不一样,让葡萄酒因为加入了时间的深度,变得更丰富多变。

不是所有葡萄酒装瓶后马上就适合饮用,有些酒随着时间会变得越来越美味,但也有许多葡萄酒不太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要越早喝越好。寿命最短的像薄酒来新酒,只能维持几个月的时间,但是有些加烈酒,即使百年以上也还能保有美味。

瓶中的成熟与储存条件
我们可以依据过去累积的经验,约略预测出一瓶酒何时品尝最好,但却很难精确地说出最佳适饮期,也很难确定何时会坏掉不能喝,一切唯有开瓶时才能揭晓。也因此,葡萄酒是少数不用标示保存期限的饮料。不过,虽然存在着不可知的意外,却让每一次的开瓶都能保有悬疑的张力,这也正是葡萄酒和其他饮料不同的地方。

一瓶葡萄酒是否耐久存、值不值得等待,和酒的品质与风味有绝对的关联。但是,葡萄酒对储存环境的温、湿度等等的容许度比较窄,存放的条件改变,葡萄酒的味道也会跟着改变。也就是说,同样一批酒,放在不同的酒窖就会变化出不同的风味。如何适当地选择或建立储酒的环境,也是品尝美味葡萄酒的重要前提。

葡萄酒的储存
虽然有些葡萄酒非常耐久存,但事实上葡萄酒是相当脆弱的,如果保存的环境不佳,不仅品质会变差,甚至很快就会变质坏掉,所以想要收藏储存葡萄酒的人,一定要先找到条件适合的储酒场所。在温带气候区,阴暗湿冷的地窖是储存葡萄酒的最佳场所,可以让葡萄酒在凉爽的恒温中慢慢熟成。

台湾夏季炎热,将葡萄酒存在地窖也不一定保险,装置自动调节温湿度的储酒空间似乎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如果没有适当地点,买回家的葡萄酒要尽快喝完。

1.温度
酒窖最理想的温度约在10到15℃左右,不过最重要的是温度须恒常稳定,因为温度变化所造成的热胀冷缩最易让葡萄酒渗出软木塞外,使酒加速氧化。所以只要能保持恒温,5℃到20℃其实都可接受,不过太冷的酒窖会使葡萄酒的成长变缓,须等待更久的时间;反之,如果温度太高,则葡萄酒的成熟速度会加快,可能减少细致的变化。通常地下室的恒温效果最好,入口处最好设在背阳处以免进出时影响温度。瞬间的温差变化也应该注意,酒窖与室温相差太大,在取出葡萄酒时,对比较敏感的葡萄酒也会产生伤害,所以自动控温的酒窖或酒柜最好在夏季时将温度略微调高一点。

2.湿度
70%左右的湿度对酒的储存最佳,太湿容易使软木塞及酒的标签腐烂,太干则容易让软木塞变干失去弹性,无法紧封瓶口。虽然以台湾的气候,大部分的时间湿度都会超过70%,但是降温的冷藏设备,例如冷气或冰箱,都会降低湿度,所以如果湿度太低,可利用水盆装潮湿的砂子或木屑来改善。

3.光线
酒窖中最好不要留任何的光线,因为光线容易造成酒的变质,特别是日光灯、卤素灯和霓虹灯,最容易让酒产生还原变化,发出浓重难闻的味道。香槟酒和白酒以及用无色玻璃瓶装的酒对光线最敏感,要特别小心,最好放在底层较少光线的地方。有些葡萄酒柜会采用玻璃门的设计,最好选择能防紫外线的玻璃。

4.通风
葡萄酒像海棉般,会将周围的味道吸到瓶中去,酒窖中最好能够有点通风,以防霉味太重,不过最好不要有风流。洋葱和大蒜等味道重的东西也最好避免和葡萄酒放在一起。同理,存在冰箱中的葡萄酒最好不要放太久,以免冰箱的味道渗透到酒里。

5.振动
即使不了解实际的原因,但过度的振动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经过长途运输的葡萄酒通常都须经过两三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原本的品质。所以除非必要,还是尽量避免将酒搬来搬去,或置放在经常振动的地方,老年份的酒更要特别小心。

6.摆置
传统摆放葡萄酒的方式是将酒平放,让葡萄酒和软木塞接触以保持其湿润。因为干燥皱缩的软木塞无法完全紧闭瓶口,容易造成漏酒,加速酒的氧化。

摘自《葡萄酒全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当今体验消费兴盛的时代,能否产生消费者情绪的共鸣,是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关键。Apple的iPod、Starbucks的咖啡,或是本书中所提到的Wrangler吉普车、Chrysler PTCruiser休旅车……有许多不胜枚举的例子可说明情绪对消费者的影响力。
  • 本书前文提到,每个物种因DNA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异,我称此为生物结构。此外,每个文化都有其结构,也就是生物结构的延伸扩大。生物结构指出一种需要,而文化结构从特定文化中的各种变数角度诠释这种需要。
  • 没有热忱,无法缔造伟业。

    ──雷夫‧华尔杜‧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尽情活出他的生命

  • 有自我的主张,是很重要的自主与人格成熟的发展里程碑,青少年为了坚持己见,父母难免会经验到子女的叛逆行为。但叛逆过度与不当膨胀,以至于目无尊长,极力挑衅权威与伦理规范的对立反抗行为异常者,带给父母、家庭与学校的困扰与煎熬,非身陷其中者是无法体会的。
  • 迟早,你会面对讲道理也没用的时候。有时,他就是要为所欲为,不管你说什么。这现象在青春期并不稀奇,但那若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可就不一样了。
  • 多数人不相信自己受伤,更不相信最大的伤害来自生身父母,当然更无法接受伟大又受苦受难的母亲竟是最原始的加害者。然而,更多的人愿意相信因着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智慧,不但可以明了、克服,并且原谅一切的伤痛和伤害他的人,他们相信自己已经与天地和好,而且愿意凭借哲学、神学或宗教的思想、律法以及仪轨,去教导并带领仍在苦难中的众生离苦得乐,求得平安。

  • 英雄勇于冒险,与恐龙敌对,并寻得真实自我这颗珍宝。虽然探寻的旅程总是孤寂的,但到达目的地时,则会得到与自己、有情众生以及地球合而为一的回馈。每次在生命中面对死亡的时刻,就是与恐龙敌对,而每次我们选择走出绝境,并朝向深处探问“我是谁?”的时刻,我们便击溃了恐龙。
  • 二十多岁的义杰,双脚已跑过几百万里,双脚已遍及世界四十余国(1998~2007)。于2007年正式“跑上”人生第一次巅峰,完成横越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7,500公里成功,创下新世纪人类冒险行为的历史纪录,更将台湾民族的坚忍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 一位敏锐、年轻的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他大部分人生都“活在脑袋里”,活在文学和哲学里。有一天,他信步走在罗浮宫,发现自己被公元前五世纪的阿波罗雕像深深吸引,只不过这座雕像仅剩下躯体,头颅早在几世纪前就已遗失。里尔克了解到这位天神完整且直接地以身躯表达祂的存在和能量──祂的“光明”。根本就不需要头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