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林敏雄︰买国发院土地 心头之痛

人气: 4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林美芬/专访)购买国民党国发院土地引发多方争议,土地还被卡在市政府,元利建设董事长林敏雄说:“当时没考虑到政治,是我最大的失策与心头之痛。”

以接近43亿元买下国民党位于木栅的国发院土地,立即引发庞大政治风暴,元利建设董事长林敏雄首度接受访问,说明当时的购买经过;以下是访谈摘要。

记者问:是在什么因缘之下,购买国发院土地?

林敏雄答:国民党为了卖党产,四处找人购买,大台北地区约有四、五十家建商都接到过国民党求售的说明书,有关国发院土地,也在这个求售范围。

起初会考虑买国发院土地,只是单纯的储备土地原料而已,且台北市要找到这么一块面积够大、接近市区的土地,几乎是绝品,所以就认真的列入考虑。

问:购买过程中,主要是什么人跟你接触?

答:主要是国民党行管会的主委张哲琛,但我跟他并不认识,主要去谈的人是我公司的两位主管,经过五次议价才定案,每次都有许多公司有高度兴趣。一开始国民党姿态很高,初次开价达70多亿元,但价格太高,有兴趣的公司越来越少,到第五次,只剩下我一家公司进场议价。

我每次的价格都填一样,国民党则是一路减价,减到最后这个价格才成交,其他各家公司是一路退出议价,但不是因为政治风险,主要是价格不符合市场交易价,因此,陆续退出。

问:当初的交易,没有考虑到土地如果无法变更,可能损失惨重?

答:我是在台北市政府公告展览整个都市计划内容之后,认为市政府的都市计划已经决定,评估土地变更应该没有问题,所以就大胆的决定承购,哪知道会卡到政治因素,才使得变更案没有办法通过;我当初想得太单纯了,没有考虑到政治风险,可以说是我经营上的失策,也是心头之痛。

问:这块土地是国民党党产,本身就是政治焦点之一,没有考虑到政治风险,是否太牵强?

答:我曾经找律师、会计师及公司同仁研究,这块地虽属国民党所有,但当初是价购而来,应不是不当党产;并且在民进党、监察院、国有财产局公告的国民党不当党产清册中,也没有这块土地,更显示非不当党产;我想这一点并没有判断错误。

问:外界认为,如果土地变更成功,你将有巨额利益,你怎么看?

答:我当初买国发院土地的总价是42亿多元,因为是机关用地,土地移转没有算增值税,未来变更成功,我还要缴交约十亿元的土地增值税,计算下来,每坪价格约42万元左右。

当时包括吉美建设、乡林建设都以公开标购方式买下附近国有财产局土地,每坪标购价格约42至43万元上下,因此,价格是接近的,我并没有特别便宜。虽然这两年来,台北市土地飙涨,我算是受惠者之一,但不能用目前的地价来追溯两年前的成交价。

问:外传你是现金跟国民党购买土地,也解决国民党的燃眉之急?

答:不是用现金,因为国民党欠银行约20亿元,这一部分贷务移转到我身上,另再以金钱购买,不过,是一次付清,没有留余款。

问:你曾刊登广告,要求马英九信守承诺,为什么?是购买过程中有任何协定或默契吗?

答:我并没有承认那个广告是我登的,但买地过程是单纯的,马英九并不认识我,购地过程也没有除了合约之外的默契或协定。

问:这块土地有当年地主之孙控告国民党强行持枪购买,纠纷未平,你怎么看?

答:当年情况怎么样我并不知道,也不想评论,但我是从国民党手中买下,是合法购买;据我了解,国民党是在民国47年以每坪16元的价格买下,当时台北市仁爱路的地价也是约每坪16元。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