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与生死》序

推动医疗人员生死教育的里程碑

文/林其和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我所认识的赵可式教授是个古道热肠、积极进取的人,凡是她认为值得做的事,她总是义无反顾、全力投入。

赵教授曾数次被成大师生选为教学优良老师。过去几年来,她在成大开授的“医师与生死”与“从医学看生死”这两门课,一直是叫好又叫座。老师教学时必须要能显现其热诚才能感动学生,燃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赵教授的课堂上,我总是感受到她散发出的一股难以抵挡的热力。

她的教材丰富生动,上课时常举各种实例与学生分享,甚至带学生到医院太平间,让他们实际感受死亡气氛所带来的震撼!学生们怕选不到她的课,总是争先恐后的要求她多开放选课名额,课后都给予极高的评价。

死亡的话题之于国人一向是禁忌,少有人愿意主动去触碰,连医疗人员也不例外。因此虽然他们无可避免的会面对病人的死亡,但却普遍缺乏处理临终问题的训练。等事情发生时,医疗人员生涩的表现往往引起病人家属的误解与不满,甚至造成彼此间难以弥补的伤害。

赵教授于本书中透露了她个人在十五岁时与死亡近距离接触的经验,以及初踏入临床当护生时,所遭遇到的告知癌症病人病情的种种挫折感,这些早期的经历转化为原动力,使她这些年来不遗余力的在国内外积极推动临终病人“安宁疗护”的服务与教育。她的努力与成果为她赢得了二○○四年卫生署“医疗奉献特殊贡献奖”。

赵教授计划要出书,将她这几年的经验化为白纸黑字以供更多人分享、传承,却因为工作繁忙而一直无法如愿。去年,当她知道自己罹患癌症时更感受到出书时间的迫切性,所以一等到病情稳定,就开始积极进行。这种无私无我的精神,真是令人敬佩!

这本书是以诠释学的方法,整理、归纳了五十六位医师的生死观,以及他们在医学生涯中面对病人死亡的亲身体验,编成这一套难得的本土“医师与生死”的教材。赵教授大作的付梓不仅是她个人宿愿的实现,也是台湾医学界推动医疗人员生死教育的里程碑!更是台湾病患之福!◇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葡萄酒有如具有生命一般,在装瓶之后还会继续成长、改变。而且更有趣的是,每一款酒熟成的速度和成熟后所表现的风味都不一样,让葡萄酒因为加入了时间的深度,变得更丰富多变。
  • 十多年来,我一直都没有忘记葡萄酒是用喝的道理,但是阅读葡萄酒的知识却和透过感官品尝葡萄酒一样,共同成为引领我进入葡萄酒世界的两道门。跟大部分的人一样,投身进入葡萄酒的国度,直接来一场充满未知的味觉冒险,是我与葡萄酒初遇的第一步。
  • 我一向就认为男人没什么用,只能躲在社会框架所支撑的虚假威势下维系自己的尊严。身为卑南族人,从小我便清楚地看到来自女人、母亲宽厚、坚强而又稳定的力量。卑南语“pu-rumah”,是名词“rumah”(家)加前缀“pu”,有“使其回家”或“使其有家”的意思,一般被译成汉语的“嫁”或“结婚”。
  • 猛犸象狩猎计划预定在秋初,也就是这毛茸茸的巨兽往南迁徙之时。这计划连从最乐观的角度来看都有风险,但全部落的人知道后都非常兴奋。这趟远征将前往半岛的北端,接近半岛与大陆连接处,到时候凡是身强力壮的人都会是远征队一员。他们得走很远的路,狩猎、肢解、将肉加工处理、熬出油脂,才回山洞。
  • 如何才能赢得人心?你需要天生外向,或是拥有优异的直觉,才能在人际关系上成功吗?在打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上,是否有人就是天赋异禀,有人就是资质平庸,而我们就只能接受上帝给予我们的能力?如果某人在建立人际关系上已经做得不错了,他是否还能做得更好?
  • 在步调飞快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体验与他人有美好的互动,约翰‧麦斯威尔在《人生一定要沾锅》一书中,提出二十五项人际原则让人们学习,以创造共赢人生。
  • 做了几年妈妈,心怡更成熟了。这本《我的孩子变了!》描述与青少年家庭会谈的现场,也再度展现出她的个人风貌与专业素养。
  • 为了维持完美形象,明明我都是考第三名左右,

    妈妈竟向人炫耀我在班上第一名,

    让我很不舒服……

    这是一个令人伤心难过的家庭故事。

    维宜(化名)是明星高中三年级学生,因为患了忧郁症,高三下开始陆续请长假,不愿意上学。最后,学校顾念其以往表现优异,勉为其难颁发毕业证书给她。当年的升学方式仅有大学联招,想当然耳,维宜没有顺利考上大学,这个挫折对她与家人来说,均是重大打击。

  • 在三峡拓垦“草盛园”,回台北主编《汉方LIFE》,或许是盛璘从美国回来这两年多,周遭亲友注意到的主要工作。

    菜园一隅随兴栽植的农耕方式,以及杂志月刊提倡的现代健康养生观念,都让我比以前更好奇,这位值得敬重的出版社老编辑,最近在实践何种生活信念。

  • 克里斯多夫朋友家有个庭院,不大,约二十来坪,两年前提供出来让克里斯多夫打造朴门示范花园:“野”心花园(Wildheart Garden)。克里斯多夫利用树下一角,安放几张椅子,就地举办朴门课程,推展他的理念。一天,他邀请大家去野心花园帮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