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台湾花东金针花开美景

陈高生撰文、摄影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拍摄金针花一般以花海搭配风景为第一优先,
花朵与农忙特写为第二,风景与夜景为第三。

台湾金针山有三处:花莲富里六十石山、花莲玉里赤科山以及台东台麻里金针山。

花莲富里六十石开发最早、山人丁最盛、破坏最严重当属,也由于该山有一台地俗称小瑞士,置身最高点忘忧亭除了可以欣赏台地美景外,也可远眺整条南北走向的花东纵谷,对摄影者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好的拍摄地点。近年来游客兴旺民宿激增,使得原本淳朴的农村刹那间变的商业气息很重,也变的较少见到大规模传统采金针盛况,几次上山感觉游客多于金针花。

花莲玉里赤科山由于开发较慢道路较窄,因此游客也较少,也就保有较浓厚的淳朴农村气息。但是赤科山可拍照制高点较少,所以想要拍得大景,就得寻寻觅觅了。不过全山唯一还保有传统四合院的“汪家古厝”却是摄影者的最爱,淳朴的农村建筑搭配传统晒金针画面真是漂亮。

至于台东太麻里金针山地形路陡峭路较狭小,但是邻近高雄游客方便到达,近年民宿也大幅增加。

各处金针山由于道路均属产业道路狭小路湾,因此大车不容上山,早期大车经常卡在路中动弹不得,上山下山车队冗长,一塞就是数个小时。现在已经明令禁止大车上山了,也因此中型或小型巴士营运而生。一般上山可搭车前往山下,再转搭或租汽(机)车上山,最方便的当然是自己开车了。





山上民宿不能以一般旅馆观念衡量,虽然价钱不一定比一般旅馆便宜,但是山上就只能这样,不住就只好下山了。旺季时有些民宿不肖业者会超收旅客,例如将原本3人通铺硬挤4人或5人,如同沙丁鱼般让你动弹不得,行李没地方放,连晚上起来上厕所都要踏在人缝中。没法预防,也没办法,因为旺季时没预约就没得住;既然预约了,到山上发现超收,除非牺牲订金往回走,否则只好忍受。对于这种不肖业者只能下次不去住罢了,去年我们就碰过,往后就是我们的拒绝往来户了。

拍摄金针花一般以花海搭配风景为第一优先,花朵与农忙特写为第二,风景与夜景为第三。由于金针花期就在台风季节内,所以经常会碰到下雨或刮台风,如果不巧碰到就只能望天兴叹了。

我每年都会带领摄影家族成员前往金针山区拍摄,以累积十多年上山拍摄经验,再依照当时天候选择最佳景点,才能将最好画面拍摄回来。

以往许多学员都会告诉我,偶尔带家人参加本团体的活动反应都很好,相同地点但是不同时间、不同景点,再经略为解说风景重点,即使不拍也会变得很美。应该是“摄影眼”打开了,或许因为如此,本次金针山综合外拍眷属参加人数也不在少数,希望大家拍的愉快,赏花的也愉快。@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7月24日讯】(据中广新闻报导)盛夏季节,台东太麻里乡金针山已经被黄橙橙的金针花染满整个山谷满,台东太麻里乡公所及地区农会将从七月二十八号起举办为期两个月的金针花季活动,邀请全国民众到台东欣赏整片金黄色花海
  • 从四日起,位在花莲富里六十石山的金针花季正式展开,一大早就有游客上山欣赏金黄色的金针花海,搭配上四周优美的风景,难怪这座山会被当地人称为台湾小瑞士。
  • 金针花季八月登场!花莲县富里乡六十石山、玉里镇赤柯山是国内三大金针产区之二,每年八、九两月繁花盛开,彷如戴着黄色花帽的山头;走入山中,细看金黄花瓣在眼前跃动,探访采金针的风情,无意中,金针农民的喜乐与哀愁都上了身。
  • 【大纪元8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卢太城台东县十九日电)台风过后农作物“哀鸿遍野”;不过台东县太麻里金针山的金针花更加娇艳。金针山因地势关系躲过了强风,雨量又刚好,金针花久旱逢甘霖,一朵朵橘黄色的小花,满山遍野,花期将至九月中旬。
  • 【大纪元8月19日讯】(据中广新闻报导)  台风过后各地农作物纷传灾情,但台东县太麻里金针山因为地形的关系躲过了强风,雨量又刚好,让金针花因为这次的台风“久旱逢甘霖”,而更加娇艳,一朵朵橘黄色的小花,满山遍野,花期将至九月中旬。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