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欧晋德:高铁将成台湾骄傲

【字号】    
   标签: tags:


台湾高铁公司执行长欧晋德(右 )接受自由时报记者蓝祖蔚(左 )专访,他以鲜明手势展现对高铁未来发展的乐观期待。//自由时报

【大纪元2月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蓝祖蔚/专访

前言

台湾高铁从2007年1月5日开始营运,短短一年以来,已经对岛内其他交通事业产生强烈冲击,台湾高铁俨然已是台湾岛内运输的新生巨人。

一年多前接掌台湾高铁执行长的欧晋德则是高铁顺利运转的精神指标,土木工程学者出身的欧晋德担任过国道新建工程局局长和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台北市副市长,他以工程师实事求是性格带领高铁员工上紧发条,以专业表现甩脱外界看衰质疑,这位一直致力台湾公共工程建设的工程师称台湾高铁是他此生的最后任务,却也对高铁带动的台湾明日发展契机充满乐观期待,他有信心台湾高铁终将成为“台湾的骄傲”。

接驳与转乘 攀颠峰关键

蓝问:高铁营运一年以来,已经大幅改变了台湾西部走廊的交通态势,你怎么看高铁的优势和未来性?

欧答:在高油价年代,发展能够兼顾环境生态维护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众运输其实应是政府施政的主轴。台湾能源缺乏,从国家发展规划的观点来看,高铁绝对是台湾继十大建设后,过去十年来最重要的公共建设,因为高铁是贯穿南北的交通主轴,在节省能源、降低空气污染等方面都符合未来发展需求,高速运输和高乘载的能力更成为三百到五百公里中长距离运输的利器,这正是全球先进国家都竞相发展高铁的原因。

问:你日前宣称,今年最大的目标是要吸引国道上开车的族群转来搭乘高铁,如何来落实这个目标?

答:关键在于接驳和转乘。高速公路提供了民众“出门到户”(Door to door )的便利;大众运输则得靠绵密的接驳网路,才能吸引民众,以台北市为例,铁路、捷运和接驳公车组成的交通网路,再搭配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性和可及性倍增,自然就让市民少开车多搭大众运输工具了。搭高铁北上到台北的民众最能感受这种接驳和转乘便利,但是要南下的旅客,可能会因为接驳网路不够便利,所以还在犹豫要不要开车。

高铁优势在中长程旅运,但是到站后的接驳和转乘系统也得发挥功能,才更有吸引力,例如旅客从台中乌日站出来就可以转乘台铁,三、四分钟就有铁路班车可以立刻转进到台中市或彰化市中心,出了车站又有公车可以马上接驳到达市区其他重要集散点,一旦接驳方便,时间节省,民众搭乘高铁的意愿就高,人数多了,这些都市区间捷运网路也相对受益,国家的竞争力就会提升,创造多赢结果。

不利家族游 考虑打折扣

问:高铁去年实施的“自由座”措施备受欢迎,直接刺激高铁乘坐率的成长,有人肯定“自由座”的方便性,有人则认为八折票价才合理,未来,高铁票价是不是还有降价空间?

答:我们实施八折票自由座,其实是想促销“高铁初体验”的理念,调查问卷也显示八折票价并不是吸引乘客的主因,自由座制度的方便性才是。有了自由座,民众就不必事先订票,可以到了车站才买票上车,甚至嫌座位不理想,也可以加价补票换到指定座位车厢,这种弹性及便利性最让旅客动心。至于八折票措施到2月底截止后,3月1日会调整票价,原则上是打九折。

问:高铁设定客群及票价政策似乎一直以商务人士为主,如果一家四口搭高铁往返南北,车资动辄就要上万元,负担远比开车高,高铁有没有考虑家庭团体票,或是来回票?

答:确实,我们也注意到这个现象。高速公路平均每辆次的乘客人数是一点八人,高铁票价就是根据这个数字计算出来的,但我相信未来大家对时间的敏感度一定越来越高,没有人愿意耗费六小时在旅游的路途上,搭乘高铁只要两小时,可以多出四小时来旅游,不也是另一种诱因吗?当然,为了降低家庭出游的负担,今后我们会规划推出以六人为单位的家庭团体票。

至于民众会订来回票,主要是怕回程没有位子,如果高铁班次够多,随时都买得到票,何必要先订票?民众反而会想要随时搭乘的自由度。所以目前高铁还不考虑实施多样化票价制度,以免造成民众困扰。

票务不理想 持续改进中

问:很多乘客花钱坐高铁买到了时间,但有人更在意花钱买到的服务,台湾高铁标榜前卫高科技,却在售票取票系统上给人落伍混乱印象,你们如何改进呢?

答:很惭愧,当初的票务系统构想要做得很完整,从持票人刷票进入车站,所有资讯在每个关卡都会显现出来,却因为结构太复杂,使得原本前卫先进的系统,也变得运作缓慢了起来。

最关键的症结在于一开始误以为台湾民众电脑使用率高,会有六成民众利用自动购票机买票,四成民众才到柜台买票,事实上却是八成民众习惯排队购票,只有两成民众会使用自动购票机,窗口数不够,柜台前自然就大排长龙;至于网上刷卡的银行授信方式不一,敬老票得符合政府规定,证件不齐就不能卖,都是造成民怨的原因。

目前,机器使用率已达三成八,也增加了十几个售票窗口,如今排队时间很少超过十五分钟了,先订好票付完款的民众利用售票机取票,大约只要一分钟就可顺利取票,未来我们也计划加开订票乘客直接取票的窗口、推出语音订票系统和超商付款等措施,但是营运初期造成的等候印象到现在一直无法洗刷改变,高铁没有借口,不能推托,必须承受。

有缺失就改 绝不找理由

问:高铁从动工到试车,外界一直担心行车安全,通车之后的零事故及高准点率有效消弭了外界的疑虑,执行长如何形容高铁这一年的表现,以及自己这一年来的心情?

答:我越来越有信心。我看到公司的成长,合作默契亦在提高,最重要的是高铁稳健发展中的行车表现与结果,提升了不少民众的满意度,年轻人替我们打气,老年人认为实践了梦想,从欧洲回台的旅客也夸我们的效能表现比欧洲高铁好,但是我们知道台湾高铁是全新系统,而且只有单线营运,没有理由做不好。以我三十多年的工程经验来看,台湾高铁的系统性能绝对是可以拍胸脯的,虽然难免遇到水土不服的现象,但是我要求高铁人遇到缺失时,先不要找理由多辩解,而是去想能否短时间内改善,如果一时不易改善,就把苦吞进肚中,再来努力。

其实,公共建设都是百年大计,从设计、动工到完成运作至少二十年,主事者如果目光如豆,只想着眼前的利益,二十年时间流逝后就跟不上时代的脉动和需求了。重要公共建设可让年轻人看到台湾未来的希望及美丽,例如台湾人进入捷运系统都很懂礼貌守规矩,系统运作也很棒,看到台湾人的表现,大家都会觉得台湾还真不错,只要认真以赴,肯谦虚学习,谨慎迈开步伐,绝对可以做得很好,台湾高铁的努力目标就是希望成为台湾的骄傲,而且我相信离目标不远了。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