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迎中国新年 科博馆推台湾土地公特展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黄凯西台中报导)配合中国新年即将到来,科博馆从即日起推出“神仙里长伯–台湾土地公特展”,展出多幅郭隆仁先生以土地公庙为主题的珍贵摄影作品,以及各种不同材质与造型表现的土地公神像。

现场也结合了传统土地公彩绘、纸雕创作及捏面人等动静态展示教育活动,呈现出浓厚的台湾传统宗教与民俗特色。欢迎民众利用年节假期,前往科博馆参观这项的特展。

科博馆馆长张天杰表示,土地公虽然神格不高,却掌管着人民日常生活相关的事务。经常出现在我们周遭的土地公神像,蓄长须、头戴员外帽、手拿元宝拄拐杖、脸上带着慈祥笑容,如同和蔼老者聆听着子孙的倾吐。从他的形象,可看出他与人们的关系非常亲密,就像传统的“里长伯”一般。

由于土地被视为重要财富,所以土地公也被赋予“财神”的地位,生意人经常祭拜土地公,以求财源广进、生意兴隆。科博馆在黄历新年期间办理“土地公特展”,就是希望能带领观众深入了解日常生活中默默为我们守护着土地与心灵的“神仙里长伯”,也祈祝观众新的一年平安顺心、财运兴旺。

多年来深入田野采集研究台湾宗教与民俗文化的科博馆典藏管理组主任周明表示,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客家人则称“伯公”,在台湾民间对土地公的信仰非常普遍,经常可见土地公庙座落在农村田间,陪伴农家辛苦开垦田地。

除了每日例行打扫、上香奉茶,逢初一、十五、初二、十六等特定的日子,人们也会到庙里或在家里祭拜土地公,因此土地公的造像也出现在都市中的高楼大厦和商业区店面中。对很多台湾人而言,土地公信仰及其相关的仪式,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祭拜时间的密度、庙宇分布的广度,土地公在我们生活的周遭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信仰景观。

以土地公为主要神祇的庙宇在台湾非常普遍,俗谚云:“田头田尾土地公”,便是形容土地公庙宇之多,它们出现在农村田间、村落、水圳边、墓地、或都市中老聚落留下的痕迹里;有些土地公庙甚至是社区活动的重要场所,居民在这里泡茶、聊天、谈论时事,一棵树、一座小庙,构成民众乘凉聚会话家常的生活空间。

土地公不仅掌管农作收成,也保村落四境平安,从某个角度来说,土地公信仰是先民进入陌生环境开垦大自然的同时,为了抵抗未知灾害,在心灵上寻求的庇护与寄托。所以土地公庙,可说是先民垦拓的信仰前沿,也是聚落历史的活化石。

“神仙里长伯—台湾土地公特展”将自即日起在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第三特展室展出至5月31日止。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