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数学教师林恭次 退休教读经推老人教育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思宇台北3日电)桃园青溪国中数学教师林恭次退休后,定居桃园外社村,深耕当地教育,每天早上到外社国小当义工教师,带领学生读经与课业辅导,其他时间推广老人教育,乡亲都喊他“林老师”。

林恭次今年66岁,9岁才进入小学就读,后来考上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民国58年进入南崁国中服务,正式投入教育行列,随后补修教育学分,才正式获得国中教书证书,当了30余年的数学教师。

民国77年林恭次在外社村购买2分半农地,90年退休时,林恭次认为,乡下的空气比较好,索性搬到外社居住。

林恭次是教育界出身,因此到当地、属于偏远地区6个班、150名学生的外社国小担任义工,一做就是7年。他每天早上8时至8时40分固定在学校,先花10分钟带领学生读经,剩下的时间给学生询问生活、课业、感情等问题,不少学生怕数学,他花许多时间教解题运算。

林恭次也花很多时间陪学生看影片与讨论,他强调,晨间时间着重学生身心发展,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

林恭次说,读经不分年级,低年级的学生,连字都不认识,读经主要是“静心”。当地学生的父母亲大多外出工作,多由程度较差的祖父母抚养,读经主要希望学生回家可以与长辈一起学习。

林恭次几乎以校为家,每年都参加外社国小户外教学活动、亲子座谈会、各学年度村、社区、校联合运动会,并协助外社国小校史馆筹备工作、文物收集和解说等,如果学生家逢变故,他也会和导师及行政人员沟通。

教育部努力推动品德教育,林恭次认为,要从家庭着手,学生在接受老师教导后,要能影响家庭,社会上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就说老师没有教,其实不是老师没教,而是社会教育不足加上媒体报导渲染。

林恭次语重心长地说,媒体要多报导温馨感人故事,例如弱势团体、身障者、遭受打击的人从黑暗中走出来的励志新闻,这些新闻让学生知道社会不只有打打杀杀,温暖、温馨场面还是比较多。

外社村有许多老人是文盲,林恭次也参与社区照顾关怀据点志工,担任乐龄学习资源中心主任,开办免费的电脑班、草席编织班等,协助老人学习成长,也保存当地既有的特色文化。

乡下民风淳朴,尊师重道,外社社区居民可能不知道林恭次的名字,但大家都知道“林老师”家住那里,什么事情第一个想到“林老师”,什么事情都要老师来,林恭次打趣地说“这样我最吃亏了”。

由于林恭次热心奉献教育与社区,今年度获颁“教育部奉献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