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普立兹奖得主:好记者要追根究柢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思宇台北15日电)普立兹奖得主克里巴诺夫今天表示,好记者不是去报导表面消息,而是要深入调查、追根究柢;事情不是黑白两面,好记者要解释深奥的议题,不要试图简化议题。

中央通讯社与政治大学,今、明 2天在政治大学举办“2009普立兹新闻奖得主工作坊”,邀请 3名普立兹奖得主来台。2007年普立兹历史奖得主克里巴诺夫(Hank Klibanoff)下午以“当代族群问题挑战”为题发表演说。

克里巴诺夫在美国阿拉巴马州长大,见证当地种族关系的演变,后来投身新闻工作,担任记者与编辑35年,独特成长背景促成他与美国马里兰州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合著“种族斗争:传媒、民权运动与民族觉醒”,此书获得2007年普立兹最佳历史奖。

克里巴诺夫演讲中分享研究和写作过程,分析新闻媒体在民权运动时期,白人与黑人、全国与地方报导种族议题的演进。当时新闻媒体,除了因应改组,也重新审视客观与揭露真相的角色。民权运动改变了新闻媒体,新闻媒体的报导也牵动全民与政治人物的觉醒。

演讲中,克里巴诺夫以民权运动者金恩的故事来凸显新闻工作价值。他说,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放下相机阻挡白人警长殴打黑人小孩,金恩反而对摄影师很生气。因为金恩认为,黑人被殴打已经 200多年,唯一能帮忙的方法是,拍下照片让大家知道。

克里巴诺夫表示,此书总共花了15年时间写成,获奖时“非常意外”,没有预期过会得到这样的殊荣,写作过程他非常喜欢、非常享受。此书有 500多页,故事有 407页,其它是参考研究、数据等,一定要做功课、做研究。

会后,克里巴诺夫回答学生问题时表示,好的记者,并不是去报导表面消息,要深入调查、追根究柢,写出深入的报导。报导中不会做些武断的决策,不会说是好是坏。

克里巴诺夫强调,事情不是黑白两面,好的记者要解释深奥议题,不要试图简化议题,要试图解释议题。

政大新闻系教授朱立做结语时表示,负责的新闻人与媒体会造成改变,懒惰的记者和媒体报导是每天例行公事或诉诸腥膻色,如此便不可能创造改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