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921大震十周年》效率不彰 台湾救灾 10年仍在原点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谢文华、黄以敬/台北报导〕“最让人难过的是,九二一损失两千多条人命换来的灾害防救法,并未在八八水灾奏效,过去建立的标准流程及砸十几亿购买的卫星前进指挥车、大批卫星电话,都未及时发挥作用…。”前行政院九二一震灾灾后重建推动委员会执行长陈锦煌直批,九二一地震过后十年,台湾救灾、防灾体系却还在原地踏步。

十年前,各界期待将台湾的救灾体系提升到行政院层级,但十年后,台湾的灾防会,却仍停留在内政部消防署内的一个任务性编组,就算马总统倡议要成立灾害防救署,却还是只放在内政部下,如何指挥动员其他部会单位?是一大疑问。

此外,当年九二一,国军就动员了四十六万人次、慈济出动十万人次志工,消防志愿军近万人、国内志工七万余人,立即投入救灾,民间能量在灾区重建阶段充分注入,一年内就重建上百所全倒学校。但十年过后,这股足以傲视全球的民间力量,政府却还无法有效整合,中央、县市、民间的金三角救灾体系更付之阙如。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员瞿海源指出,即使历经九二一的教训,十年后八八水灾救灾还是出现多头马车的混乱与欠缺效率。

九二一大震重创中部山川风貌,新中横公路满目疮痍,要不要花两百亿重建新中横?土石流危险地段的部落要不要强迫迁村?这些问题,至今仍争议未决。

防灾国家型科技计划总主持人、台大土木系教授陈亮全说,台湾似乎还是只重视“救灾”,对于预防灾害、减少灾害程度的训练还是不足,对大自然环境的复育,也还没真正学会永续共处。

“遗忘是一件可怕的事。”前行政院九二一灾后重建委员会执行长黄荣村指出,台湾社会曾因九二一震灾紧密连结在一起,付出关怀与爱,也在这过程中学到宝贵的防灾经验与思考,是不能也不应该被遗忘的。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